立即捐款

資訊科技總監:智慧燈柱將拆攝錄機 保留冬甩型外殼純為美觀

資訊科技總監:智慧燈柱將拆攝錄機 保留冬甩型外殼純為美觀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於上年6月於觀塘區安裝逾50支多功能智慧燈柱,燈柱上裝有攝錄機惹來爭議,擔心變相監控。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今日出席觀塘區議會會議時指,智慧燈柱專責委員會已建議政府移除燈柱上的攝錄機,強調已沒有私隱問題,又指保留原來裝有攝錄機的外殼純為美觀。

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解釋,攝錄機用於監察非法傾倒廢物,惟在建議取消攝錄機後未找到替代方案,故會先擱置相關功能。他又稱,將會建議政府利用熱能探測器取代攝影,以管理車速及車流。黃再表示,政府將於九龍灣零碳天地安排公眾展覽,示範各項裝置,並承諾會定期向區議員匯報燈柱在觀塘區的運作情況,並徵詢意見。

區議員促公開細節

黃子健指出,現時大眾對燈柱的認識僅限於網上資訊,對於裝置會收集甚麼數據、會否有人面識別系統、轉換新一代智能身分證後會否遭到監控等問題一無所知,強調在深化大眾認識前,不應在社區設置智慧燈柱。梁凱晴亦指公眾未必了解細節,「藍芽探測與傳送器嘅分別係咩,公眾未必知!」她又擔心燈柱所收集的數據會被傳送至警方甚至內地作執法與監控用途,要求相關部門交代燈柱零件的來源、製造商及規格。

黃子健
黃子健

陳汶堅擔心,縱使委員會再三承諾不會設置攝錄裝置,政府日後亦能繞過議會在燈柱上「加料」,「不需要招標,直接指定承辦商,甚至跳過立法會」。他要求委員會加入國際人權組織代表,以確保試驗計劃不會牽涉個人私隱,侵犯公眾利益。

陳嘉言對委員會的報告予以肯定,但表示不信任政府會跟從私隱條例行事,要求委員會保證政府部門在施工前,一定會採納委員會意見,確保燈柱不會用作監察用途及侵犯市民私隱。另外,他建議委員會在每支燈柱上列明所安裝的零件,以正視聽。

梁翊婷明言支持創科發展,但希望委員會及政府部門與區議會合作,舉行民意調查及公聽會以作諮詢。李嘉達表示,在不完全民主的體制下,反對在社區設置任何具監察功能的設施。他同時要求署方承諾計劃有任何修改,均須事前諮詢區議會。

鄧威文認為,現時市民與政府互信程度低,並不適宜推行試驗計劃。鄧亦要求委員會澄清何人有權使用燈柱所收集的數據,以及會否配合「天眼」用作監控市民。

民主黨 梁翊婷(觀塘中心)
民主黨梁翊婷

總監重申不涉私隱 將邀第三方專家審視

林偉喬回應稱,啟德一帶的燈柱仍有鏡頭未拆卸,但強調只會作照明用途。他又重申,不拆卸原本裝有攝錄鏡頭的冬甩型外殻是「美觀收藏」,不涉及私隱安全。林偉喬續承諾,將會邀請獨立第三方專家審視燈柱有否私隱問題,亦會公開認證報告,但當中若涉及安全漏洞則不能公開,以防駭客入侵。林偉喬又指,不介意邀請民選議員進入智慧燈柱專責委員會,操作上看不到有太大問題,亦希望清楚收集市民的意見。

記者:鄒樂瑤、何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