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駿洋邨一日變檢疫中心準居民被迫接受 對政府不滿強烈要求入伙時間表

駿洋邨一日變檢疫中心準居民被迫接受 對政府不滿強烈要求入伙時間表

(收到幾行短訊,街坊上樓夢又變得遙遠)

[草根.行動.媒體]
特約記者:落草

二月初,特首忽然違反了粉嶺暉明邨後作出的承諾:不會再用未入伙公屋作為檢疫中心。可是,徵用駿洋邨作檢疫中心,不單令政府被指違信,過程中疑似沒有第一時間直接與準居民溝通,甚至只是知會也並未在第一時間做……

準居民看新聞才知曉變故 家園本伸手可及卻變遙遠憧憬 

原本獲編配火炭駿洋邨的準公屋居民,在去年11月相繼歡天喜地收到房屋署的通知,告知若接受駿洋邨編配,便可以往屋邨辦事處確認。各人都鬆一口氣,以為快將告別長長的苦等期,以及惡劣又貴租的住屋環境。豈知,2月7日,警方忽然重防於火炭駿洋邨外,網上流傳該邨將成檢疫中心。沙田區議會穗禾選區區議員麥梓健2月8日在臉書上表示,查詢後才獲民政署確認,駿洋邨將會是隔離住所的選址之一,但未交代落實時間表。

2月8日,特首在防疫記者會上,是被記者問到才告知:「駿洋邨,尤其是它是位處火炭,是一個工業區,它後面是有一些村民居住,但並不是大型公共屋邨。我也看過,應該是一些鄉郊村落…這個量比較多而未入伙的駿洋邨,是一個我們現時非常短缺而需要用的設施……」

直至2月11日,各準住戶才陸續收到一條聲稱來自房屋署的幾行訊息,確認去年11月街坊在屋邨辦事處登記時主任所講的「2月-4月應可以入伙」,將不會成真。換句話說,這個決定,並非一開始就直接通知準住戶。現居於葵青區劏房的李女士指,其實自己當初知道這消息,都只是看新聞才知。

陳帆聲稱早已「提醒」居民勿預先作安排 街坊大失預算稱從未被「提醒」

2月19日運房局局長陳帆在立法會指,房屋署向準居民發出駿洋邨的編配訊息時,「已特別聲明入伙日期不確定,也特別提醒這些準戶主,未入伙前不要取消現有租約,甚或改變子女上課的地區。」(影片)

對此,現居荃灣舊樓的長者阿佩指,她記得11月去到屋邨辦事處時,那裡的主任有跟她與丈夫說,入伙應該就是明年2月,叫他們做好準備。住葵青劏房的李女士也記得,主任跟她講入伙時間雖未定,但大概是明年2-4月,請她作好安排。阿佩認為,這是主任好心提醒,請準居民們就租屋、孩子上學等情況早作適當安排,以免到時失預算。

阿佩也指出,現所租住的舊樓單位,業主只有加租不會維修,老鼠多不在話下,水管接駁位、床上天花都會漏水,疫情下更擔心。阿佩更主動拍下家中的狀況給讀者了解:


(水管接駁位要用膠紙封住以防漏水)


(床邊常放老鼠籠,孫兒來到時常很害怕)


(廚房常有老鼠,一打開櫃門仔細看就會看到一堆老鼠屎)


(舊年樓上漏水,煤氣爐破爛經常漏電、業主不肯換)
(照片提供:阿佩)

李女士有一個歲半的手抱兒子和一個唸初小的兒子,由於估計要轉校,所以已提早跟學校講了兒子要轉校。同時,李女士劏房的租約在一月尾屆滿,本來跟包租婆說了二月後不再租,現在發生變故,包租婆也對她忽然改變計劃表示不滿,且未講定到底租約完結後是否加租。李女士目前獨力帶著兩個兒子生活,在疫情下照顧兩名幼兒本已是百上加斤,且每個月的綜援金,交租、伙食和基本日用之外,已經沒有儲蓄。她甚為擔心,租約完前的租是四千多,加上超收的水電已達大概五千元,若包租婆加租,不知那裡來的錢可以交租。

就著陳局長言論,街坊找來房署派編號、派駿洋邨時的信件及附件,不見有「特別提醒」大家不要把入伙日期當真去安排生活。

(照片提供:關注組成員)

就算真的有提及入伙不確定性,相比起幾頁密密麻麻都是官式語言的紙張,一位草根街坊獲得眼前公職人員確認日子,其真實感當然是更強,於是便開始作安排,誰知大失預算。

問及現時最需要的是什麼,兩位準居民不約而同地要求:「最緊要有入伙時間表!」

中轉屋安排妄顧居民生活 補貼杯水車薪只是好過無

2月20日,準居民都收到房署的「預早編配即將落成公屋單位計劃」信件,阿佩和李女士分別都沒有填,阿佩的先生對政府破壞承諾很憤怒,連信都撕破。

信中給了準居民幾個選擇:
一)繼續等待駿洋邨單位;
二)去屯門區寶田中轉屋暫作安排,並保留駿洋邨單位;
三)放棄駿洋邨單位,房屋署給予該戶多一次機會再行編配擴展市區,若找不到適當的地方,會為該戶保留駿洋邨單位;
四)放棄駿洋邨單位,房屋署給予該戶多一次機會再行編配擴展市區,若找到房署認為適當地方,而該戶因房署不接納的理由而拒絕的話,有兩種情況:如駿洋邨不是原本的第三次(最後一次)配屋機會,則該戶仍可繼續等下一輪編配或保留駿洋邨;如果駿洋邨的編配本是第三次配屋,疑似意味著該戶完全失去資格並要重新排公屋。

自己和丈夫都是長者的阿佩,都覺得去寶田的建議太離地:「寶田不是永久住所,我們年紀這麼大,難道現在就將所有家檔搬去屯門寶田,等到駿洋邨可以時才搬回來?我們不是年青人,這樣搬來搬去不行的!」時常在關注組群組與街坊聊天的她,更講述其他人的情況:「那些有兩個小孩在市區讀不同學校的,你叫那些阿媽怎樣每日在屯門帶他們上學?還要上班的怎辦?」李女士也同樣表示,孩子在葵涌就學,如果每天這樣往來,交通費驚人,大兒子上學放學期間不知要怎安置自己和小兒子。

至於第三、四種可能,對許多準居民們來講,大家都知排公屋有幾難,如果再編配另一居所,變數大,心理壓力大。阿佩則肯定地回應:「因為不信任政府,所以不會填回條。」再者,阿佩兩夫婦是長者,已在申請過程中幾次向房署表達希望配在荃灣,因要住近女兒及協助照顧孫兒。結果房署依然配火炭的駿洋邨給他們。他們衡量過 ,拒絕就可能要再等候多月, 也試過搭車由荃灣到駿洋,覺得車程尚可接受,便接受了房署安排。駿洋邨準住戶權益關注組的組織者陳偉雄慨嘆阿佩的個案顯示了房署配屋「從來都不以人為本,只是以方便行政出發。」

日前由葵涌、荃灣、深水埗及油尖旺等多區準備被分配與入伙駿洋邨的準居民,組成的「駿洋邨準住戶權益關注組」所開的記招,有要求房屋署提供公屋空置單位、沙田區其他公屋、石籬中轉屋或市區過渡性房屋等靠近市區或在原區的房屋,以舒緩街坊不知何日終結的等待之苦。陳偉雄認為,準居民作為政策的受害者,最反感就是特首同運房局局長陳帆的言論,顯示他們根本感受不到街坊期望入住公屋的迫切性。

參考全港劏房租金中位數等指標提昇生活津貼 入伙後免租一年

關注組在記招上也指出,受影響戶因上班上學之故,須於市區私人市場租住房屋,政府現時只宣布為受影響戶提供6000元的特惠津貼。現時租金高企,加租不斷,加上疫情未明朗,每戶都支出大增,不少租戶都指出6000元特惠津貼只能勉強應付一個月的劏房租金開支,過份涼薄且不切實際。關注組建議參考全港劏房租金中位數等指標,每月向受影響戶提供一定金額的生活津貼,直至受駿洋邨可作入伙為止。他們亦認為政府應提供免租一年安排給日後入伙駿洋邨的邨民,以補償徵用駿洋邨為檢疫及隔離中心為邨民帶來的壓力及風險的補償。

傳染病檢疫中心風險高 要求當局承諾入伙前的衛生和設施更換

李女士和阿佩都表示,雖然堅持要駿洋邨,但對日後入伙的的衛生情況感到極為擔憂。對此,關注組建議政府就駿洋邨公共空間、各項設施及各居住單位的清潔消毒安排落實具體時間表,並需要清晰列明清潔消毒之準則及其使用設備與人手安排。此外,由於被用作隔離單位的設施及屋邨內的喉管渠管已經被隔離人士使用過,即使清潔消毒亦難以完全釋除準住戶之擔憂。因此,被使用單位內之所有設施(例如馬桶、洗手盆、空調)及屋邨內所有喉管渠管亦應完全更換,以及,應於新居入伴時發放一次性的清毒抗疫用品津貼。

特區政府再失民心 市民質疑為何不另選他址

李女士非常焦慮,對政府此舉大感失望。相對,年紀稍大的阿佩則對政府的表現不算很驚訝,且一肚苦水:「一向都不覺得這個政府是做事的!對草根基層的事一向都不積極,房屋問題最嚴重啦,而且整個經濟都傾斜向大財團,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單一搞旅遊業,一時發達什麼都不管。你看現在,旅遊業一倒,經濟跟著大跌。以前會有多些不同行業、小店,經濟應該更多元化一些…雖然我不贊成搞事,但我好明白,現在年青人真的無希望,像我女兒大學畢業工作多年,也無法儲存到首期去供樓!本來她和先生雖買不到樓但都能賺到一些錢,每個月都會給我們幾千幾千的,但現在不景氣,也給不了這麼多了…」

「好啦,你話好急,一時找不到地方做檢疫中心,我也不是不肯互相幫助,但,差不多兩個月了,政府你是否應再找些空曠些的地方?租酒店?偏遠的軍營?到底有沒有去找?為何不能給我們一個時間表,到底是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入伙?」

(關注組於本月五日去信運房局要求與局長陳帆會見,暫時未見局長有回應。本媒體亦已去信房屋署查問,截止截稿時間暫未見回覆,未來若有回覆,本媒體將會跟進報導。)

[草根.行動.媒體]
網頁
臉書
telegram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