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昨日(3月9日)舉行會議,討論新一年度北區巴士路線計劃。會上多名議員均批評計劃中對龍運機場巴士線A43P(粉嶺聯和墟至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建議走線,形容為「好離地」、「兜成個圈先返原路」,對居民非常不便。
A43P延長至太平邨 議員不滿「兜成個圈先返原路」
根據新一年度北區巴士路線計劃,運輸署建議將A43P的總站由粉嶺聯和墟延長至上水太平邨,於北區內的行車路線則由途經新運路,即祥華邨、粉嶺泳池及上水廣場一帶,並改經清河邨、皇府山、天平邨及翠麗花園等屋苑,在大嶼山則新增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上落客點。
委員會主席,新民主同盟劉其烽斥運輸署的方案將A43P「成條路線係調返轉嚟講」,「兜成個圈先返原路」。他指A43P本是直達機場的快線,質問路線修改後「出機場要出幾耐」,認為方案「離地」。他建議路線可由新運路改經馬會道,令天平邨及順欣花園一帶的居民都可以乘搭機場路線。
北區連線袁浩倫則指,修改後的A43P路線迂迴,「由好短、好簡單嘅路線,變到兜到好似70K(循環來往粉嶺華明至上水清河)」,相信需要30分鐘至45分鐘才可以離開北區出發往機場,對街坊非常不便,不理解運輸署為何「一係要好簡單嘅路線,一係就要好兜嘅路線,唔可以揀中間位置呢?」他建議路線可選擇途經附近民居的中間位置,即改經馬會道。
北區連線張正皓則不同意路線新增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上落客點,他認為北區居民前往機場後勤區的需要比港珠澳大橋口岸為高,「要返大陸搭火車已經好方便」,往澳門亦可乘搭978(粉嶺華明至灣仔北)轉乘跨境渡輪。路線繞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再往機場亦需要額外行車時間,不同意是項修改。
運輸署高級運輸主任許嘉儀指,會就路線向其他區議會在作諮詢及考慮,研究改善方案。
會上動議要求E43盡快開辦 獲全體委員通過
早於三年前的2017/18巴士路線計劃中,已建議開辦北區往來東涌的E43(粉嶺華明至東涌發展碼頭),不過運輸署拖延至今仍未落實。委員會副主席、新民主同盟陳惠達於會上動議,要求運輸署促請巴士公司盡快安排E43提供服務,並要求路線駛經機場後勤區、取道大欖隧道和全日行駛,獲委員會全數委員支持獲通過。
陳惠達表示,E43的設計意念是「想有條平嘅路線去機場」,但現時只擬定上下午繁忙時間各開兩班,更不能到達機場,只能到達東涌市中心,認為現時方案是「條線等死」。運輸署則回覆指,E43的路線原意是來往北區至東涌,路線已作長時間的討論,署方亦希望盡快開辦路線。不過署方指若路線要延長至機場後勤區,對車長的體力需求較大,因此會先落實以東涌為終點站,收集營運數據「睇轉乘客量如何」後再作出調整。
記者:何紹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