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國際婦女節2020: 疫情下,婦女有話兒

國際婦女節2020: 疫情下,婦女有話兒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沒有簡稱)自1981年起一直關注基層婦女權益。因應疫情持續,本會發起有關【疫情下,婦女有話兒】的網上問卷調查,藉此了解婦女作為家庭照顧者在疫情下的困擾及防疫政策的期望。於2月21至2月28日期間,訪問了近850位女性家庭照顧者,發現女性作為照顧者的家庭角色崗位與焦慮度有關,焦慮程度亦隨家庭崗位而改變。

1. 照顧加防疫 照顧者更為焦慮

當中有15% 受訪者表示焦慮程度達10分(滿分),所有回覆之平均分亦高達7分。單親媽媽或離異婦女的焦慮程度平均分數高達7.22分,較已婚(7.08分)或單身(6.53分)為高。照顧者(7.3分)亦明顯較非照顧者(6.22)聲稱的焦慮程度更高,顯示照顧責任令受訪婦女更感壓力。

2. 搜購口罩感困擾 疫情下女性負責作採購

調查顯示有八成受訪者曾經因為搜購口罩而感到困擾,在搜購防疫物資的家庭分工上,近六成(58%)由婦女負責,約兩成(22%)表示由家人互相合作。對比兩群組的焦慮程度,單靠婦女自己負責搜購的焦慮平均分數達7.23分 明顯高於家庭中互相合作的受訪者(6.8)。

3. 最擔心社區爆發 單親最怕防疫物資不足

調查了解疫情對婦女的生活狀況做成甚麼影響,當中最顯著是對衛生意識有近七成(68%)表示有正面影響,但睡眠質素(44%)及運動(48%)方面則做成負面影響。對於疫情持續,最令受訪者擔心的是社區疫情爆發(31%)以及防疫物資不足持續日常生活(29%)。當中高達48%單親媽媽的最擔心防疫物資不足持續日常生活,顯示單親照顧的身份,令她們出外搜購防疫物資尤其困難。

個案分享

珍來自一家四口的深水埗家庭,作為幼兒照顧者的她一人照顧兩個年幼小朋友(分別是1歲多的女兒及5歲的兒子),「因照顧兩個仔女,就算出面搶米、搶廁紙,我都冇辦法去買,驚人多會撞親小朋友」所以「搶物資」十分困難。作為主要照顧者珍的壓力十分大,「撲口罩都好大壓力,網上訂購都被cut 單」甚至遇到口罩騙案。另外,珍的先生亦都開工不足,所以擔心經濟受影響。小孩只有一歲多令她不敢外出,平日所需都依靠先生放工購買,她和子女亦很少外出,兒子都經常投訴無法外出,大感無奈。

Wendy 是單親新移民婦女,一人獨力照顧初小兒子,廿四小時照顧生活導致Wendy根本無辦法參與「搶口罩」或到社區排隊輪候防疫物資。由於小朋友口罩昂貴,對她這個綜援受助者而言難以負擔,變相需要壓縮其他生活開支。為了節省口罩,她目前會一星期外出買餸一次。她整個星期無喘息空間,自己亦無機會「落街抖抖氣」。Wendy期望政府能夠規管口罩、避免價格太貴,她亦希望有支援措施讓基層家庭有基本的防疫用品。

記者會上臨床心理學家吳如花女士提供了減輕焦慮的方法。吳女士指出:「有一定程度的焦慮有助市民提高警覺,以應對疫情,但要注意避免過火。」對於目前的焦慮狀況,她建議以具體措施回應,才可以舒緩緊張情緒。吳女士理解現時社會對政府未必信任,但她強調要信科學,例如醫學專家及衛生防護中心。她亦指出過度埋怨只會令自己辛苦,所以適時要「收工」放下愁煩。

本會建議:
1. 有效分配防疫物資

因應照顧者需要照顧家庭中有需要人士,外出採購物資更為困難,因此我們建議防疫資源配對。加上疫情持續,專家建議儲備數月口罩,因此防疫物資需要更有效地分配予有需要家庭。雖然現時有有心人於街上派送防疫物資予一些有需要人士,但對於未能外出的照顧者而言,社會需要關注他們如何獲得分配。設立照顧者上網及電話登記制度,短期可以郵寄口罩等必須物資,長遠有效協調資源調配。

2. 百貨網上平台津助

疫情下照顧者外出困難,難以帶同幼兒外出到街市等人多擠迫的地方,購買食材及日常用品變成壓力來源,加上一日三餐以至24小時的家務及照料工作,令照顧者身心勞累。本會建議跨界合作,例如商界生活百貨網上平台、外賣速遞平台等,能夠提供一定優惠名額予慈善機構,分配給有外出困難的基層家庭,令他們有機會使用到戶服務,減輕生活負擔。

3. 支援學童停課期間的需要

停課安排持續延長,令學童待家時間更多,在公共圖書館閉館及不少公共設施關閉下,基層學童及照顧者較少學習素材資源。本會建議寄送親子繪本予基層家庭,支援閱讀需要。學校改以網上教學,社福機構亦以網絡途徑提供資訊及服務,網上開支對基層家庭構成沉重卻必需的負擔。本會建議資助網絡卡及漫遊蛋(Wifi Egg)以及電腦等器材予基層家庭,收窄數碼鴻溝。

4. 家人及社會支援

家人需要提高關注度,意識到照顧者在疫情下的困境和感受,提供情緒及具體行動的支援。例如交替協助看顧被照顧對象,讓照顧者有喘息的空間;分擔搜購物資的壓力,避免責備照顧者過度焦慮,肯定其付出,鼓勵照顧者照顧自己的情緒需要。在有需要的時候,主動求助,例如聯絡仍然開放的校舍及社福機構,提供緊急支援。

5. 精神防疫

建議個人、社區、政策上防範精神健康問題,建議政府正視精神健康的需要,並在政策上配合,重視過去一年香港市民承受社會事件及疫症影響下的心理需要,以個人、社區及政策層面介入,重建互信,加強市民心理韌性,防範精神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