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手足廚房」的名字是由在這裡工作的抗爭者經商討後一起決定的。在這裡工作的白菜說,反送中抗爭者之間常以「手足」稱呼對方,所以這個名字夠簡潔,別人一看就知道「手足廚房」是同路人。
手足廚房的工場位於某工廈內,一個飄逸著剛出爐曲奇香氣的單位。數個月前,在這?工作的人還互不相識,各自在生活中圍繞著抗爭;現在,他們天天一起工作、一起吃飯、一起聊天,用雙手製作出一顆又一顆可口精巧的曲奇,再出售賺錢糊口。
負責人Sara說,兩個月前開創手足廚房,單純是為了給有經濟困難的抗爭者一份工作,讓他們自食其力;沒想到,這?的抗爭者如今除了得到三餐溫飽,還得到了一群愛惜彼此的家人。
犧牲九成私人時間開廚房 負責人Sara:付出再多,都比唔上前線
Sara是手足廚房負責人。已婚的她有兩個小孩,分別是5歲和10歲。Sara說,自己於反送中早期已會參與遊行,但因為年紀、家庭等種種顧慮,從不敢像年少氣盛的抗爭者般「行咁前」;每當她想為抗爭付出更多,卻總是無從入手:「嗰時(2019年11月中)想入理大煮飯,都被人拒絕⋯⋯」她苦笑,「話你(有)一家大細,好危險」。
機緣巧合下,她經朋友介紹,於去年12月認識了知名黃店——龍門冰室的負責人張俊傑。當時,張俊傑剛開始一個名為「龍門冰室 X 香港人嘅冰室資源分享中心」的計劃,邀請各行專業人士,免費開辦工作坊,讓有經濟困難的抗爭者學習不同手藝,並出售在堂上製成的產品,賺取收入。曾是甜品烘焙師的Sara在張俊傑邀請下,舉辦了手繪曲奇製作班,讓參加者於曲奇上寫上「五大訴求」、「光復香港」等字眼,再於龍門冰室出售。曲奇產品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於新年期間大賣;加上Sara希望繼續為抗爭者提供穩定收入,於是決定放棄原來的工作,正式成立並全心投入打理手足廚房。
在手足廚房,除了負責人Sara和洗碗姐姐外,其他員工全是因反送中而出現經濟困難的抗爭者,最年輕的只有16、17歲左右。現時,他們主力生產各口味的手工曲奇和蛋捲,放在「黃店」內寄賣或於網上出售;除了生產曲奇,設計包裝、聯絡客人等工作亦全由這群「手足」負責。
製作曲奇和蛋捲的材料,如麵粉、雞蛋、牛油等均從外國入口。Sara解釋,從外國入口材料的成本雖高得多,但她希望產品有品質保證,而非只用政治立場作賣點。
成立手足廚房前,Sara是一家外賣到會店的負責人,工作時間尚算穩定;但自從開設手足廚房後,她天天「朝十晚十」,高?時期更「返足星期一至日」:「少咗九成時間(與家人相處)」,「宜家唔會煮飯,夜晚都係買外賣返去(屋企)」。她坦認,家人雖然支持她幫助抗爭者,但仍不時有怨言,故丈夫現時會「強制」要求她週日放假。除了犧牲私人時間,Sara在記者追問下,才承認自己瞞著家人,為手足廚房花了不少錢。她跟記者說了一個不少的數字,那是裝修場地和租金的費用,還未包括人手和燈油火蠟等支出。
她笑言感到「肉赤」,但覺得值得:「宜家做到我想做嘅嘢(幫助抗爭者)。」話雖如此,自新年過後,手足廚房的生意一度因疫情而大受打擊,部分原來在廚房工作的「手足」亦轉去了其他黃店工作;直至他們最近開設Facebook專頁,推出網上購買服務,收入才回升,但與回本仍有一大段距離。Sara希望,未來能繼續擴展手足廚房的業務範圍,包括到會外賣、蛋糕製作等,提供更多職位予抗爭者:「幫得幾多得幾多,因為無論我付出幾多,都唔夠前線嘅小朋友(付出得多)。」
神經緊張的客服白菜:冇嘢比屋企人嘅安全更重要
對在手足廚房工作的抗爭者而言,Sara除了是廚房的負責人,還是他們10多人的「媽媽」。連那些初來工作時不愛說話、一臉鬱悶的「小朋友」,現在也總會直接喚她作「媽咪」。像乍看斯文柔弱的白菜,也總是「媽咪」前、「媽咪」後的喚Sara,還喚得十分順口;旁邊的Sara無奈笑道:「最慘係,佢哋喺出面都會咁叫我!」
白菜是手足廚房的「客服」,平常負責聯絡和回覆客人。對白菜而言,「手足」的安全是她工作時最先考慮的條件。比如,當有客人經Facebook聯絡他們、希望見面交收產品時,她總會先仔細查看對方的帳號,看看對方是否「黃絲」;如對方使用可疑的「假帳號」向他們訂購產品,她便不會理會。她解釋,這樣是為了避免「藍絲」故意來找碴:「你話我緊張又好啦,但我覺得,冇嘢比屋企人嘅安全更重要。」
開業初期,手足廚房曾提供交收貨品服務,但白菜坦言,自己絕不希望曝光「手足」的身份:「我其實唔想『手足』去交收,會擔心佢哋安全……我又唔大隻、又唔打得,只可以用呢個方法保護佢哋。」白菜認為,即使只透過網上對話,亦不難分辨對方是「黃絲」抑或「藍絲」,「我通常會撩對方講幾句,睇下對方嘅態度先接訂單。藍絲冇咁好耐性,扮唔到(黃絲)。」她又笑言,目前接觸的客人全都十分友善,如不少客人會主動著他們「小心身體」,亦有人會主動在他們的Facebook專頁上留下好評,讚賞他們的產品。
廚房的大師兄:見到大家開心,我就開心
今年29歲的大師兄(化名)是最早於手足廚房開始工作的抗爭者之一。與白菜一樣,他早已把Sara和一起工作的抗爭者視為一家人。大師兄原來從事飲食業,6月時辭去全職,參與反送中抗爭,但因為沒有穩定收入,亦需花不少錢購買「gear」,曾經歷過一段經濟緊拙的時間:「試過身上得返幾百蚊」。他曾到坊間的「黃店」求職,但發現不少黃店本身亦有經營困難,故始終找不到穩定的工作,只能「打散工」,勉強維持生活。
後來,大師兄經朋友介紹,參加Sara舉辦的曲奇製作班,從此成為手足廚房的一員。現時,他每星期於手足廚房工作5至6天,但形容廚房的氣氛輕鬆得不像工作場所:「喺呢到冇咩壓力,(大家)好似一家人咁。我煮完飯,見到大家食得開心、話好食,我會覺得自己有價值,好開心。」
大師兄與家人的關係並不好。他現時與父母同住,但平日互不理采,幾乎完全不會對話;即使父母是「藍絲」,他們亦不曾因政見相異而大吵大鬧。他印象中,只有在某次遊行結束後,他把別人遺留在地上的裝備帶回家,被父母聞到裝備上強烈的催淚彈氣味,於是罵他「垃圾」。
新產品「TG曲奇」:記住抗爭的味道
自從在手足廚房工作後,大師兄的生活比之前好得多;但他總是把賺得的錢都儲起來,留待日後作抗爭時用。說著,他拿出了兩片曲奇,說是近期研發、正計劃推出的新產品,著記者嘗嘗。乍看之下,曲奇像一般的牛油曲奇,入口後卻湧出辣味,嗆口的味道很熟悉。Sara解釋,這款新產品名為TG(催淚彈)曲奇,而研發這款「特別口味」的目的正是為了提醒大眾,千萬不要忘記抗爭。
記者:梁皓兒、陳世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