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特約報導)經民聯今日與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會面,就涉額300億元的「防疫抗疫基金」提出意見,包括簡單化申請程序、對業界提供針對性補助、補助滯留內地港人和提供小童乘車優惠等。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稱,近日收到大量滯留內地港人求助,促政府為他們提供援助,補貼住宿及日常生活開支;立法會議員、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則促政府為業界提供補助金時設定上限,確保基金不會被大集團壟斷。
梁美芬表示,近日收到大量在內地工作的商人求助,希望政府能為滯留在武漢、甚至湖北以外的港人提供援助,補貼他們住宿及日常生活開支。梁美芬建議,政府應增聘人手,設立「個案主任」,為滯留內地港人提供「點對點」援助及跟進防疫安排。梁重申,協助港人離開當地應循序漸進,歡迎政府安排包機接回滯留武漢港人,本地隔離中心亦應隨時做好萬全準備。
盧偉國認為,很多行業均因疫情而受嚴重影響,故抗疫救市「急如星火」,發放給不同界別的經濟補助手續宜簡單便捷,讓支援金能儘早到位。盧批評,政府的300億基金「一係幫大唔幫細,一係幫細唔幫大!」,措施既未能惠及建造業中小企或私人公司建築工人,亦未能涵蓋如酒店業的大集團,希望政府能針對個別業界,「大細都幫」之餘更能設補助上限,確保基金不會被大集團壟斷。
立法會議員、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則強調,是次疫情令貿易及製造業遭受重挫。他指在過去大大小小的經濟危機中,一直都是貿易及製造業在「第一線」支撐著香港經濟,強調這些行業一直為香港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無呢班人就無就業,何談幫助未來經濟復甦?」他促政府加碼拯救這些垂死的貿易及製造商,切勿「見死不救」。林又促政府多關注在內地設廠或工作的港人,因不少香港商人經常需要往返內地工作,惟強制檢疫14天的措施大大影響他們的日常業務,「做生意好多時要打印章或打手指摸,咁佢地要隔離,點樣帶個手指上去?」
考慮到疫情對民生的影響,梁美芬建議全港學童「全港2蚊搭」計劃,但強調只是抗疫的短暫措施。另一立法會議員石禮謙則促港鐵與市民同舟共濟,「不單要不加價,反而要減價。」
記者:何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