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O 平權︰高仕文信件與香港草案](/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高仕文日前去信內政大臣彭黛玲,指英國政府可以在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英方部份的情況下,給予BNO護照持有人。他亦在其後的附件指出,關於英國提供更多權利予BNO持有人將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的講法,是他接收到的講法,並不是其法律意見。又提到英方備忘錄只針對居留權 (Right of Abode)作出規定,並不限制英國對BNO人士提供更大權利,包括向工作假期和學生簽證的BNO人士提供永久居留權 (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
此外,英國下議院議員 Alistair Carmichael 日前以私人條例草案形式動議《香港草案》 (Hong Kong Bill),並獲得首讀通過,將於6月12日進行二讀。
其實誠如我之前的文章所講,BNO 平權要面對的是法律和政治這兩個層面的問題。
法律層面,尤其是技術問題,其實不難處理,只要通過一個法案,修改《英國國籍法》及其相關規定即可。英國此前已經通過兩個法案,賦予部份BNO持有人完整英國公民身份。 由於主要處理的都是會引起無國籍的情況,所以爭議不大。
如果不欲撼動有關居留權 (Right of Abode) 的規定,亦大可通過法案降低BNO人士取得永久居留權 (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 的門檻,或放寬BNO人士有關工作簽證、學生簽證以至工作假期的規定。
但英國政府並沒有這樣做,這就涉及當中的政治問題。
高仕文檢討《英國國籍法》的報告,自2008年出台以來,已經多次被政府及各界援引作為反對平權的理由。為何高仕文十多年來並不就此發表聲明反對?而選擇於此刻發聲?
內政部和外交部此前就平權議題隔空喊話,其實亦反映政府內部以至保守黨內部對平權議題的看法不一,這已經不是單純高仕文法律意見能解決的問題。很多人提到BNO將會是另一起 Windrush 事件,但觀乎英國政府月初在一片爭議聲中仍決定將50名人士遞解出境送回牙買加,是否會對BNO平權從寬處理,也是疑問。
Alistair Carmichael 提出的法案,強調獲跨黨派支持,其所屬的自由民主黨,是2019年英國大選唯一將BNO平權放進政綱的政黨 (在其96頁的政綱之中放在第90頁,只佔兩行半篇幅),保守黨和工黨都沒有將此列入政綱。值得一提的是,自由民主黨在該次大選慘敗,時任黨主席 Jo Swinson 連自己的議席都未能保住,最後辭任黨魁黯然下台。這是首次 BNO 平權進入英國大選的政綱,可惜已被英國人用選票全盤否定。
而這法案是在 10 minutes rule motion 提出,議員的私人條例草案的政治立場表態的意義較實際意義為重。因為私人條例草案一般不獲國會法律顧問和律師團隊協助,故此議員或其政黨需要負責整個法案的起草工作,甚為艱鉅而且花費不菲。所以一般議員私人條例草案能通過全部立法程序並順利成為法例的,只佔英國法例的極少數。再者,自民黨現時只有11席,即使能進入之後的立法階段,能否獲得現時坐擁大多數的保守黨支持仍是疑問。
其實英國朝野上下以至民間,是否真的很關心 BNO 平權也是疑問。無疑,由於議題對香港人來說非常貼身,所以一旦有機會打到國際戰線,都會引來港人關注。但事實上,大家要知道,政府會關心的議題、媒體會關心的議題和本地市民大眾會關心的議題,很多時大相逕庭。很多問題,即使獲媒體廣泛報導,未必等於當地民眾會關心,政府亦未必會真的跟進。
再者,左膠、政棍、口頭勇武等亦不是香港獨有。還記得早前 Hong Kong Watch 指 CUKC 有機會平權,然後多次改口嗎?碰巧當時 Hong Kong Watch 正籌募經費。經費籌募完畢, CUKC 平權卻已渺無蹤影,真的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