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派錢抗疫「朝三暮四」 科學園減租幫了誰?

派錢抗疫「朝三暮四」 科學園減租幫了誰?

「朝三暮四」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想不到我們的管治班子,竟要在「派錢抗災」一事上演活那位養猴人,把市民當成馬騮般戲耍。「防疫抗疫基金」先說要花250億元,再提升到280億元,最後加碼到300億元,群猴要鼓掌謝恩嗎?這個基金一口氣提出了24項即時推行的措施,表面看似要做到雨露均霑,實際卻是藥石亂投,其中寬免香港科學園、數碼港等租戶六個月租金,就相當莫名其妙。納稅人的血汗錢,究竟拿來惠及什麼人呢?

武漢肺炎肆虐,零售、飲食、旅遊、酒店業首當其衝,生意一落千丈,絕對需要「急救」。至於其他行業,各有所需,政府卻眾裡尋他,要花3.8億元支援科創企業,方法是向香港科學園、工業邨及數碼港的租戶及初創企業寬免六個月租金。據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解釋,科技企業因受到早前反送中事件及外圍經濟不穩的影響,經營環境相當困難,加上近日的疫情令情況雪上加霜,不得不伸出援手。

難得向來被質疑離地的高官善心大發,願意扶助初創企業,吾等豈能反對?但請留意進駐園區的公司,不少是跨國科技巨企及背景實力雄厚的中資企業,她們真的需要減租支援才能生存嗎?開倉賑災,錢糧派給水深火熱的災民之餘,還不忘顧及腰纏萬貫的富豪們,這是什麼道理?

要讓初創企業壯大,就像養育魚苗,需要悉心栽培。政府的支援措施卻如在魚塘內胡亂投糧餵飼,塘內早有一堆被養得肚滿腸肥的大鱷,與塘中小魚搶食分肥,可笑乎?

事件不免令人想起,成立了近20年的科技園公司,本來身負協助香港孕育世界級科技社羣的重任,但這個由政府作為唯一股東的法定機構,原來只是要完成國家任務,做好利益分配的工作。

讓數據說話,據最近一宗工業邨賣地的交易,興建數據中心地皮每平方呎市值為4500元;現時科學園工業邨約有280萬平方呎地皮,按之前低至每平方呎500元(即市場價格差距為4000元/平方呎)批出予 NTT、HKColo、Global Switch 等跨國企業營運數據中心,單是科技園在地價方面資助個別數據中心營運者的金額,已超過110億元。香港的創科政策多年未有寸進,卻成了官商勾結的代名詞,實在令人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