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上課的樣子

上課的樣子

因為疫情的緣故,學校來信詢問是否願意提供線上課程,例如直播、錄影,給無法來台的中港澳學生,或需要居家隔離或檢疫的同學修課。

我當然是答應了,不過有個條件就是,學校得提供相關的人力及資源,總不能讓老師自講、自拍、自傳。我相信學校不會這樣作,畢竟上課是同學的權利,教師的勞動狀況也需要兼顧。

十多年前在世新任教時就作過線上課程了,那時好像是教育部的「媒體識讀」計畫,幾位老師編寫了教案、蒐集了補充教材,也進行錄影,並且上線討論,讓學生及有興趣的校外人士可以遠距學習。

忘了這樣上課的成效是什麼,或者,從來都不知道真正的成效,因為學生即使上線,是不是真正在線?也沒有人知道。

其實,線上課程也蠻好的,有些課程的確是可以線上教,特別是「講述型」、「教學型」的內容,當然,也得老師能「講」,聲光影的教材更是不能少。

不過,數位時代要得到這些知識大體上都不太難,只要有心,想學什麼,應該都可以學得到。

我可能比較老派,就算覺得線上課程也不錯,但還是覺得,上課要有上課的樣子。

雖然,我算是蠻會「講」的老師,但上課通常講的不多,也不太想講,一方面講多了,自己都覺得無聊,心也累,另方面,再怎麼會講的老師,講久了,學生一樣會渙散,特別我們的系上的課都是三小時。

課堂除了「講授」,更重要的是討論及思辯,這也是我通常會在第一堂課會告訴同學,「我們的討論,大多沒有標準答案」、「我永遠站在學生的對立面」、「即使我反駁你的說法,不代表我不同意你的觀點」,這樣作,目的很簡單:課堂是用來討論及思辯的,當然,教學也要「相長」,透過討論,我才有機會學生身上學到東西,反思自己的盲點。

線上課程不是也可以討論?這樣沒錯,但打字好累,而且很容易誤解對方的意思,反而沒辦法把問題談清楚。也可以透過視頻溝通啊?但一堂課五十多人,有時還會上百,是要大亂鬥嗎?

何況,五人以上的線上會議,即使是透過視訊,我都覺得很亂了。

上課,就是要站在同學們的個別差異、個別反應、個別樣子的基礎上,這樣才能關照到每個人或至少大多數人的需要,課程也才會呈現多元觀點或「因材施教」回饋學生,更何況,課堂不是老師的,是大家的,要每個成員共同建構,要有什麼樣的學習,得看每個人如何參與、如何建構。

要線上課程當然很好,但有時想想,若是這樣,還不如看我的節目就好XDD

寫到這裡並不是故意鋪排特別置入我的節目,但,你還是可以訂閱啦!呃….

原文刊在作者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