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致:把足球隊飯局當笑話看的演藝界工作者

致:把足球隊飯局當笑話看的演藝界工作者

對我而言這根本不是一個笑話,而是一場明顯的利益輸送,只是我們都已經太習以為常。

當演藝界巨頭和警察雙方都以自己在業界、社會的影響力和地位去洽談發展空間,這個飯局便足夠成為香港墜落的象徵;警察不但明知飯局中有不名譽者(潛逃往台的警察之後)仍然毫不避嫌相交甚歡,更公然在這個場合中以公職人員身份、掌握公權力以及運用工作身份之便為籌碼,與常常要向警方申請批文的演藝工作者(特別是電影業)展開個人磋商。另一方面,演藝界巨頭明知警譽日損卻仍然展示出一個結盟的姿態令人嘔心。這些巨頭最令人討厭的,是一邊廂在演藝業界中時常聲稱自己「提攜後輩」、拍點後輩「藝術工作者應有的熱情和態度」,另一邊廂當演藝界人人為生計惆悵的時刻,他們依然顧我地出席「俾面派對」巴結自肥。

冠冕堂皇地出賣靈魂

還記得有一位導演曾經問我:「你知不知道我的公司正在養活多少人?我做每一個決定時要顧及多少個家庭?」,我當時啞口無言唯有點頭。我當時點頭並不代表認同,而是因為這一個理由太冠冕堂皇,堂皇得彷彿可以合理化「奶鞋底」的行徑、說盡違背良心的話以及做出損業界利自己的事情。

但當我把這一個套路解構清楚後,我想說「我唔知亦都唔想知有幾多人跟住你地搵食,我只係知道呢個業界因為你地呢種人而更加無啖好食」。電影圈、藝文界的朋友,我們會相信他們在飯局中為大家謀福祉嗎?當巨頭們對你說自己冒著感染肺炎的的風險拋頭露面出席聯誼會,是為大家謀出路、求利益,請問你仍然相信這一套嗎?你受夠了這一類廢話沒有?整個業界受夠了這些自圓其說沒有?

這不是飯局而是交易

畫面內包括了兩類人其一:以消費年輕一代創作力和努力而獲利的偽人。他們巧立「為年輕一代好」的名目,實際是無時無刻鞏固自己的山頭。一方面不停打著老大哥的名號吹噓自己如何「護蔭」年青藝術工作者,另一方面消費年輕藝術工作者對於夢想和事業的熱誠努力打拚,這群人的努力把你們這一班巨頭養得肥肥白白,結果呢?

行業同仁短期合約的工作性質不變、勞資糾紛不斷,整個演藝界飽受著不受保障的待遇,薪資亦沒有隨著通漲而遞增;是故當疫症於社會蔓延時,已經上岸的大哥隔岸觀火,而新晉工作者,亦即是整個界別未來的接班人即陷入經濟和生活危機當中。更為人所不齒的是,你們這一班老大哥借助年輕人的努力挫大後,為了得到更多「顏色資金」的支持,禁絕這一班手足的不同聲音,若果非我族類便得不到你們的「護蔭」甚至被整個業界封殺。

其二:公器私用的公僕。警務處處長有必要以花言巧語刻意討好明星藝人嗎?本來是沒有的,除非有求。當警隊內有一些同袍以及「更新人士」需要借助藝人的關係另覓出路,當一批即將退休的「老差骨」需要鋪路,好言好語拉關係的畫面便會出現。更新朱的出現更表明警隊認為行人是「抵打」的立場替他的牢獄之災表示不值。

因此整個飯局說到底就是一場以輸出公權力換取利益的交易,為已經黑無可黑的警隊開拓後路,後路可以是合資開一家餐廳又或者經由對方介紹金融財俊投資獲利,這些利益輸送未必會於短期內顯現,但久而久之兩個食物鏈的上層便形成了專屬的小圈子利益輸送網。

「你俾人恰到上心口點解都仲可以唔出聲?」她曾經對我說。

信末

疫症過後你依舊可以選擇為這一班巨頭賣命,繼續成為這個遊戲中的得益者,繼續眼巴巴看著他們出賣業界的靈魂為自己賺取所渴望的一切。他們賺的金額足夠「護蔭」自己的班底豐衣足食,而豐衣足食背後是資源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並以類似世襲制的方式流傳下去;自肥帶來的結果是他們眼中那些「異見者」將無啖好食,演藝界將容不下多元的聲音,慚慚變成沒有腦袋的純粹娛樂。

如果你渴望經歷一場改變,改變最大的希望就只能夠落在願意帶頭發聲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