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wing
作為籃球史上其中一位最偉大的球員,Kobe Bryant的英年早逝自然引起巨大迴響。論在賽場上的豐功偉績,確是只有非常少數的籃球員可與他媲美。而且Kobe Bryant的NBA 球員生涯長達二十年,不同世代的籃球迷,無論是他的擁躉還是往日希望他失敗的觀眾,都總會有一些與Kobe Bryant相關的回憶。
但偉大的籃球員只是Kobe Bryant的其中一個身分。在世界各地不少人緬懷Kobe Bryant時,《華盛頓郵報》一名叫Felicia Sonmez的記者選擇在社交媒體上提醒大家Kobe Bryant曾經面對強姦指控。在這樣的時間發出與群眾感受差距甚遠的信息,Felicia Sonmez的遭遇可想而知。有人向她發出死亡恐嚇,而她的僱主亦沒有保護她,反要她停職。在Felicia Sonmez幾百位同事聯署反對後,《華盛頓郵報》才撤回停職令。
二○○三年夏天,Kobe Bryant被捕。指控Kobe Bryant強姦的是一名當時年僅十九歲的酒店女員工。Kobe Bryant沒有否認和事主發生過性關係,但堅稱對方是同意的。因為事主決定不出庭作供,最後Kobe Bryant沒有正式受審。像不少指控別人性侵的女性一樣,真實身分曾被公諸於世的事主要面對的不但包括來自Kobe Bryant擁躉的威嚇,亦要面對辯方律師的人格詆譭攻勢。她的精神狀態、性史和提出控訴的動機都要檢視。刑事檢控因為事主不出庭而終止,並不代表事情完全結束。事主後來再向Kobe Bryant提出民事訴訟,雙方最後和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刑事案結案時,Kobe Bryant曾透過律師發聲明向事主道歉。在聲明中,Kobe Bryant更說他已明白到當日事主根本沒有同意與他發生性關係。這段說話或者是Kobe Bryant的真心話,但也有說法指出這樣的內容實是換取事主不出庭作證的條件。但無論如何,在十多年前的時空背景下,一位天王巨星向性侵案事主道歉確不是常見。這份聲明也大概為Kobe Bryant因此案的形象重挫劃了一條「止蝕」的線。然而,本身有妻女的Kobe Bryant牽涉到這宗性侵案,只會令人覺得他是一位不尊重女性的人。
奪去Kobe Bryant生命的這宗悲劇共有九人離世,當中包括了Kobe Bryant的二女、年僅十三歲的Gianna。Gianna生前的目標是要成為一名出色的籃球員。她立志要為康涅狄格州大學女子籃球隊上陣,之後再挑戰女子籃球殿堂: WNBA 。Gianna 對籃球的熱愛對她父親的影響非常明顯。Kobe Bryant在四年前退役後本已很少再接觸籃球,但因為Gianna,他不但經常與女兒觀賞籃球比賽,亦當上女兒中學籃球隊的教練。有四名女兒的Kobe Bryant說過,曾有球迷對他說「你應要有個兒子,他才可以繼承你的」。在他身旁的Gianna即示意父親在籃球上的地位會有他的二女所繼承。
在Kobe Bryant生前最後一個媒體訪問中,他提到女子籃球手也有能力在NBA 立足。這說法未必是門面話。Kobe Bryant提到了Diana Taurasi、Maya Moore 和Elena Della Donne三位WNBA名將的名字。近年經常和Gianna 看WNBA 賽事顯然增加了Kobe Bryant對女子籃球的認識和理解。除了WNBA 外,Kobe Bryant近年也是大學女子籃球賽的常客。俄勒岡大學女子籃球隊的主力Sabrina Ionescu 在Kobe Bryant身故後指她已視對方為朋友。由此可見,在女兒的影響下,Kobe Bryant在退休後已開始利用他的影響力去提升女子籃球的地位。但就在這個時候,他和Gianna等人在前往Kobe Bryant所開的籃球學校途中失去了生命。
十六年前的Kobe Bryant,是一名不尊重女性的傑出籃球員。當時誰會想像到到二○二○年時,Kobe Bryant的形象是一位慈父之餘,更是一位肯定女子籃球價值的男子籃球名宿?
如果沒有這宗意外,或許Kobe Bryant可以看着自己的女兒長大後成為獨當一面的女子籃球明星。在這個過程中,Kobe Bryant不但會進一步認識女子籃球,更會很容易察覺到女子運動員要面對的障礙是如何比男子運動員要多、男女之間在當代社會的權力關係仍然是不平等。二○○三年性侵案的事主被Kobe Bryant傷害過,這事實難以否認。這也算是Kobe Bryant一生中的最大污點。刑事案結案時的道歉和民事案的和解,只是法律上相關爭議的終結。但逃過牢獄之災的Kobe Bryant當時留下的污點,是需要他自己更多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大大減少。甚至有一天,真正的和解、更真誠的悔過會出現。
Gianna對籃球的熱愛或者為她父親開啟了進一步自我救贖的大門。可惜今後Kobe Bryant已沒有機會再做更多去彌補當年的過失。他只能是一名在場下留下污點的偉大籃球員,而無法同時成為一個「覺今是而昨非」的典範故事。
原文刊在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