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穴居初期(二)

穴居初期(二)

穴居初期(二)

昨天開始,已不想外出,愛上了禁閉的生活,省掉了交通時間,每天都有足夠時間打掃房子、做瑜珈和晨間寫作練習,貓也喜歡得到充份的陪伴。

今天要回中大取回上課用的書。校園人煙稀少得,像電影裡,災難後的世界,非常適合脫下口罩跑步,要不是今天穿裙子,我就會狂奔。校巴停駛,我爬上一條很長的樓梯,慢慢走到本部。那樓梯,我給它起名「秘密森林隧道」,以往,我只有在下課後走路到地鐵站時走下去,今天首次往上爬。如果想要知道自己的身體會否太虧,一定要試試爬這樓梯。我不斷喘氣,中途休息,很高興終於在流水聲和樹香之中做了一次深層帶氧運動。

辦公室大樓也沒有一個人。在寂靜中影印、列印、掃描書頁,想起電影《世紀末暑假》中那個無人的校園。

之後,跟兩位朋友分別見面,把一些口罩分給她們。我自覺資源豐足,而豐盛其實是一種主觀的感覺,不是客觀的現實。我的採購能力,跟現任政府的相差無幾,就是,什麼也買不到。然而,從疫情肆虐,防疫資源短缺的日子開始,我就什麼也沒有缺少過。一月初到中大上課,由於要避免吸入催淚彈殘餘物要用口罩,可是那時我已買不到,向居住海外的家人求助,農曆年就收到供應;知道要買酒精時,所有店子已缺貨,家裡也沒有搓手液,傻傻地甚至不懂得擔憂,卻突然收到朋友送贈的自製酒精搓手液;不知道為何家裡會有半枝大裝漂白水;農曆新年前剛巧買了兩條衛生紙⋯⋯為了感激天然呆而得到的福份,只能盡力分享。

我也相信,地球的資源原是足夠每個人使用,匱乏和豐盛,其實只是一種錯覺,問題在於,自己想要選擇相信哪一種錯覺。我選擇了相信,只要分享,就會足夠。這是「五餅二魚」故事的道理,和理性的積殻防飢有所違背,但,既然現實已陷於無理和瘋狂,只能用更瘋狂的邏輯應對。

(最後,不知為何,初次見面的朋友送我許多東西,貓罐頭和營養補充劑、黃薑、貓書,還有一個很美的花環⋯⋯為何會得到這麼多的禮物呢,我明明什麼都沒有做過,只能繼續用天然呆的反應面無表情地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