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短短八個月内,香港社會接連經歷兩場風波—逃犯條例和武漢肺炎。兩宗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件,竟有著驚人相似的發展軌跡,徹底暴露特區政府劣拙和粗暴的管治手法。首先,政府不理民意,也漠視本地和外國專家的意見,一意孤行並企圖抹黑反對聲音,直至民意沸騰,政府不得不稍作讓步,勉爲其難推出A貨敷衍了事,市民當然不肯收貨,民憤一發不可收拾,抗爭升級,政府然後粗暴打壓,製造白色恐怖,强逼市民噤聲。
這兩場風波本來都可以避免的。如果政府認真對逃犯條例修訂作公衆諮詢,根本不會發展到6月9日一百萬人上街;如果政府在大遊行後馬上撤回修訂,就不會有之後一連串衝突事件,不會有超過7000人被捕,大量示威者受傷致殘,甚至喪失生命,或被迫流亡海外。今次的肺炎疫症,若政府果斷地在農曆新年前全面封關,疫情可能已受控制,不會出現本地感染個案,醫護人員亦無須走上罷工絕路。
正因爲林鄭的偏執好鬥和狂妄自大的性格,一次又一次為社會製造傷口,卻不去治理,傷口根本無法愈合,不斷流血流膿。當事件過去,香港表面上看似回復平靜,但其實已傷痕纍纍,殘弱不堪。政府失去公信力和合法性,只靠謊言和警暴去維持管治,市民抗爭不絕,社會怎可能繁榮穩定?國際評級機構早前以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太差為由,降低香港的信貸評級,實在非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