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香港人心惶惶,今年農曆新年的氣氛自然大不如前,「身體健康」、「龍馬精神」成為最常用的祝賀詞,拜年時與親朋戚友的話題離不開在哪裏買口罩和清潔用品。有人分享當年「沙士」的教訓,有人播放近日在網上流傳進食野味的短片,當中最震撼的莫過於在內地網絡紅人進食蝙蝠料理的一段。網紅解釋是數年前拍攝帛琉旅遊節目的片段,但是早前有部分科學家推測蝙蝠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之一,是次病毒來源的研究仍然進行中,惟內地進食野味的風氣再次引起熱議。
竟成炫富或獵奇新興方式
在華人社會,蝙蝠因與「福」字諧音,有幸福和吉祥的寓意,所以不少古代飾物和賀年裝飾以蝙蝠為素材。然而,相信經過「沙士」一疫後,香港人對蝙蝠的認識和印象與傳統文化截然不同。
2003年,全球爆發非典型肺炎,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合作,於香港進行「沙士」冠狀病毒的研究,從蝙蝠、猴子和齧齒類動物中抽取樣本作化驗進行測試,比較樣本和病毒的基因排序。結果顯示蝙蝠「沙士」冠狀病毒的部分蛋白與人類「沙士」冠狀病毒相似,該蝙蝠名為「中華菊頭蝠」,原生地為華南、尼泊爾、印度等地,廣泛分布於香港。野生動物身上發現的類冠狀病毒有可能會傳染給人類。
縱然一七年內地在雲南省的相近研究再次為上述的調查提供有力的證據,加上蝙蝠是多種致命病毒的潛在源頭(例如:狂犬病),但是,每逢秋冬季節便仍是內地進食野味的季節。「野味」一般是指野生動物,例如蛇、果子狸、龜、穿山甲、猴子、娃娃魚,部分中國人認為進食野味能補身,加上部分物種已經十分稀有,「物以罕為貴」,吃野味更成為炫富或獵奇的新興方式。其實,進食野味無論對健康和自然生態都有負面的影響。野味來歷不明,部分可能來自環境衞生惡劣的人工繁殖場,售賣的場所又同時飼養了不同的動物,成為病毒的溫牀,野味的功效不但備受質疑,因進食野味後染上鼠疫或其他疾病而死亡的個案更是屢見不鮮。
病毒溫牀 染病個案屢見不鮮
為了滿足市場上對野味的需求,不少物種被大量捕殺,當中包括珍稀的物種。例如俗稱「禾花雀」的黃胸鵐,因在內地被過度捕獵作野味和失去棲地,黃胸鵐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皮書》的評級在十多年間由「近危」升至「極度瀕危」,即使已受到相關法例保障,但黑市交易猖獗,黃胸鵐面臨絕種的威脅。
根據美國一所大學在一六年發表的研究,全球有三百零一種陸生哺乳類動物受到濫捕的威脅,中國是其中一個有最多特有物種受威脅的國家。每個物種有獨一無二的生態位(ecological niche),物種和物種環環相扣,一旦失去其中一員也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和功能。
長春社過去曾出版一份以「環保的你,咪食野味」為主題的宣傳單張,教導市民進食野味的影響,沒想到十七年過去,這份單張依然適用。
雖然是次武漢肺炎的源頭與進食野味的關係仍有待研究,但是進食野味本身對健康和生態環境壞處多多,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大家還是不要進食野味啊!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陳穎君
刊於2020年1月31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