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不能封關的原因

不能封關的原因

新沙士襲港,隨時社區大爆發,前線醫護承受不必要的高風險,林鄭政府依然含混其辭,無實質解釋不能封關的原因,還要玩弄語言偽術。

林鄭政府昨天(廿五日)在記者會上宣稱採取圍堵策略,陳肇始今早上CCTVB接受訪問時也用這個聽上去好英明果斷的名詞來形容加強監控和申報要求的防疫措施。恕筆者孤陋寡聞,容許(潛在)感染者或高危人士進出香港、舢舨充炮艇的圍堵方式,真的是第一次聽。

政府的抗疫措施,只是加強監控,以及做到某程度的攔截,但遠遠談不上阻隔問題源頭,再有效收窄追蹤網,鎖緊目標對象,把病毒擴散的風險限定在一定範圍內。現在的情況是,呢頭攔截完一批,果頭又有新一批殺到,還未計那些為求過關而有所隱瞞,或病情隱蔽而導致漏報的感染者。通處有漏洞的防線又叫甚麼圍堵呢?論真正圍堵的能力,真的要把市民健康放在首位,真正把前線醫護受感染風險減至最低,又有甚麼措施及得上封關,例如拒絕持湖北戶籍旅客入境呢?

誠然,梁卓偉、袁國勇等專家一致認為封關並非正確、可行的策略,但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就建議政府認真考慮,防疫措施再進取一點。專家意見也有分歧,反映的是大家對(現階段)感染風險的評估有別,也有可能大家考量的一籃子因素中,對公眾健康和衛生安全、政治 / 經濟影響,以及執行難度等所佔的比重不一樣。但就算不完全封關,可不可以半封關,或選擇性拒絕某類高危人士入境,可不可以設法減低每天出入境人士的數目,正如何柏良所提出的一個原則:換取時間及空間讓香港應對疫症呢?少一些人入境,少一些懷疑或確診個案,前線醫護人員承擔的壓力就會減少一點,因勞累而犯錯的機率也隨之下降,這是直接影響香港市民生命安危的舉措啊!醫護也是人,若工作量太沉重而出錯,責任卻只會追究到其身上——前提是沒受感染,否則自己的命也隨時保不住——做決策的當權者到時最多講句sorry,嘉許下殉職者,做場大龍鳳,對受害者來說,公平咩?

建制派陳健波說大家是一家人,不能封關。先不要說很多香港人不認同和中國有親,而就算關係密切,受感染起來,是連親人都不能相見的。公立醫院暫停探病,不就是一種封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