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不足四成中文科教師有信心教非華語生 平機會促教局增津貼、設專責教師

不足四成中文科教師有信心教非華語生 平機會促教局增津貼、設專責教師

(獨媒特約報導)少數族裔學生於香港主流學校學習一直面對極大的困難,問題持續多年仍未見改善。平機會早前委託樂施會及香港大學中文教育研究中心進行研究,收集逾千名小學校長及老師的意見,發現不足四成中文科教師及不足六成非中文科教師有信心教導非華語生達至與華語生相近的水平,在課程設計、師資安排、教學配套等各方面亦面臨巨大挑戰。

研究團隊批評,政府的「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妄顧非華語生的實際學習需要,提供的津貼亦不足以讓學校聘請合適的老師作支援。團隊促政府提高學校的津貼金額、增設非華語教學的專責教師,並參考照顧特殊教育需要學生(SEN)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規定教師應接受相關培訓。

批非華語生中文學習架構「過份理想」 不符實際需要

平機會於2018至2019年委託樂施會及香港大學中文教育研究中心進行研究,與9所小學的校長及老師進行訪談,並收集來自最少135間錄取非華語生的小學,共1,230位老師及121位校長的問卷。調查發現,只有37.8%中文科教師和54.1%非中文科教師表示有信心教導非華語生達至與華語生相近的水平,逾9成半中文科老師認為主流中文課程對非華語生來說程度過深,8成半人亦指讓非華語生跟得上課程進度及達致學習目標遇很大挑戰。而9成半教師亦指,坊間欠缺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又能配合主流課程的教材,教師往往要自行為程度各異的非華語生製作教材,大大加重負擔。

研究團隊成員、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羅嘉怡博士表示,現時教育局雖提供「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予非華語學生,但架構「過份理想」、「唔當非華語生學中文係第二語言」,只是單純將華語生的學習內容分拆成小步,結果令非華語生無法跟上進度。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羅嘉怡博士

她舉例指非華語生的母語為拼音文字,要學習屬表意文字的中文必需運用教授第二語言的教學法,而非傳統華語生的抄寫練習。羅嘉怡透露,樂施會等組織曾向教育局反映架構的根本問題卻不獲受理,嘆當局的「理想」與非華語生實際狀況完全脫節,變相令「非華語生學習中文的困難不被承認」。

資源培訓不足、老師教學助理頻離職 學生無所適從

課程設計以外,師資亦是另一大問題。調查顯示,近9成半校長認為非華語生需由有豐富經驗的老師作抽離支援,但同時有逾9成校長指出,聘請有中文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巧的老師有較大困難。教育局現時規定,取錄至少10名非華語生的學校可申請介乎80萬至150萬的津貼,但大部分受訪校長均認為津貼不足以聘請具經驗的老師,而聘得的教學助理又往往欠教學經驗及穩定性,令學生無所適從。

羅嘉怡解釋指,現時缺乏教授非華語生的專業認可,變相令老師欠缺動機教導非華語生,負責的老師或教學助理也經常轉職,令學生難以適應、教學經驗也無從累積;而政府提供的專業進修課程純粹自願參與,甚至有負責導師竟毫無教導非華語生的經驗,致使培訓的成效不彰。她續指,現時政府80萬的津貼只夠聘請兩位經驗較淺的老師或數位教學助理,但他們未必具相關經驗,她便曾目睹有學校派體育科的教學助理「輔助」非華語生學習,結果變成「干擾及妨礙」。

倡增津貼、設專責老師   傚特殊教育需要模式發展教師專業

就非華語生教學的問題,研究團隊成員、樂施會香港、澳門及台灣項目總監曾迦慧女士建議,應提高教育局目前每所學校80至150萬的津貼金額,讓學校足以聘請合資格及具經驗的教師,並為取錄少於10名非華語生的學校一律提供至少50萬元津貼金額。她又建議增設編制內的專責老師統籌非華語生學習,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欲,並增撥資源至非中文科的學習。

DSCF5573

面對專業支援不足,曾迦慧建議參考照顧特殊教育需要學生(SEN)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規定某特定比例的教師應接受教導非華語生的培訓,同時促當局為「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提供一套完整教材。

記者:黃蕊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