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對抗林鄭催眠術,破解丁蟹勝利法

對抗林鄭催眠術,破解丁蟹勝利法

當權者以為,大話說一千遍,人家便信以為真。首先令那些對謊言最反感的人消失和收聲,剩下官方旋律,再威迫利誘大眾,慢慢就越來越多人放軟手腳,習非成是。所以,對抗強權打壓,不止要在前線抗爭,也要在大後方守護那條考驗意志和耐力的戰線。這場持久戰稱為:守護記憶與真相,拒絕遺忘與謊言。

林鄭和PK鄧昨日(十六日)分途出擊,林鄭在立法會話「非常愛護青年人」,否認「出現咗警暴」。PK處長在區議會就話「我理直氣壯做得好,只係一啲懼怕我正義嘅人想我辭職!」唔理佢地係咪出於本能,講大話當食生菜,視無數直播警暴的片段如無物,總之,兩隻丁蟹一而再,再而三把罪責推給別人,多少會產生催眠的客觀效果。(註一)就算信念無被歪理沖淡,都不能排除一些意志較薄弱的人會感怠倦,萌生懶得再聽妳廢嗡的逃避情緒。

隨著不少抗爭者被密密拉,默默消失,社會氣氛正出現微妙變化。大小丁蟹到處出沒,有三萬警力撐腰,唔理你大律師公會幾有公信力,亦唔理你「人權觀察」在聯合國總部發表報告,怎樣權威和證據確鑿,總之一句反中亂港勢力想搞破壞,就抹殺對林鄭政府和警方的強力指控。

情勢是不理想,但未至於惡劣。延產假案繞內會通過,何君堯打開口牌試水溫,表示23條立法亦要用類近方法。既然建制派可以在立法會打橫行,為何不一不做二不休呢?除了國際社會的壓力,中共不敢亂來的最大原因,顯然是怕觸發比反送中更大型的社會抗爭,政治變數太大。但現在不做,不等於將來不做,一切視乎政府風險而定。安全系數是可以透過連串政治操作而提升的,北京突然派駱惠寧來港,任務當然不簡單。《星島日報》便指,駱惠寧是以柔性姿態,演繹中央政策。

香港人沒放棄,仍前仆後繼地循各種途徑反抗,搞良心經濟圈,拉闊民間外交戰線等等。官方已擺明車馬,全方位封殺加上鋪天蓋地的文宣攻勢。要避免部分人受影響,出現失落情緒的惡性循環,大大削弱黃色陣營的抗爭意志,不能單靠對政府和警方的怒火或仇恨做燃料。每位手足,對於要打一場鬥長命的耐力戰,要有更多思想和心理上的裝備。心態上——包括人的自我或內在對話——如何恰當調整,尤其重要。

相比傘運時大家要贏,但最終贏不到而導致不少人失落、沮喪,被無力感支配,今次反送中抗爭,手足在心態調教方面是大有躍進的。一方面打定輸數,但又明知不可為而為,前者(心態)其實很容易抵消後者(心理動力),但年輕人的爆炸力卻一直有增無減(明眼人都知,警暴是重要原因,林鄭和PK處長仲有甚麼好否認?),這一關口的突破,超出全世界對「香港人」的預期和想像,不再是斤斤計較付出與收穫成正比否,而是勇往直前,奮不顧身。以命相搏,換來的政治震撼,爆發強大的連鎖效應,最終連台灣選舉的戰況都逆轉。

但一場足球賽沒可能全力奔跑九十分鐘,一定有高低起伏的攻防,以及快慢不一的變調/節奏。反送中抗爭的火爆力量不復最初,合乎運動規律,問題是如何把巨大的政治能量帶進下一階段。這方面的理論資源或可從「快樂抗爭」的原理中得到靈感。有人質疑「快樂抗爭」給人玩玩下、不認真的感覺。這講法不是完全無道理,但只適合氣氛比較肅殺、時間比較濃縮的情景。抗爭一旦無限延長,融入日常生活,寓抗爭於娛樂方可使人有持久的韌力。黃色消費模式,便應用了相似道理:與其靠少數人一次過特大的犧牲,倒不如靠多數人長期連續不斷的小小付出,聚沙成塔,帶來大改變。

由於面前挑戰巨大:適應嶄新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同時要應付官方形形色色的打壓,警方採用靜靜地贏的方法令民憤難以大規模爆發,再加上經濟不景氣的負面影響,「Be Water」的口訣並不足以應付,還需要「令自己變得更強」。越多人變強,抗爭的底子便越厚,克服困難本錢及改變的可能性便越多、越大。怎樣為之強,難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準則,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能力、特質、性格和現實限制而設定便可以,最重要是不奢望有飛躍進步,而是在各自爬山的過程中,爭取一點自我的超越和進步。

這不止是挑戰當權者的抗爭,也是每個人面向自己、努力令自己變強壯、不重複自己、有能力迎向新挑戰、從而發掘無限可能,令自己不枉此生的抗爭。

上善若水,遇強越強,共勉之。

(註一)可參考筆者《丁蟹效應》一文。

後記:

昨天看報道,林鄭呼籲年輕人,不要因一時誤會,破壞「一國兩制」,「否則他們今日擔心可能出現的情況,可能是由他們自己一手造成。」林鄭像丁蟹那樣顛倒是非,多不勝數,恐怕香港人都睇慣晒。但我們不能慣,更不能因為慣而放棄講道理。講道理未必能改變政治現實,但起碼對當權者起著一些警惕作用,更重要是令我們和那些盲撐政府的人區分出來,這並非單純立場不同所產生的問題,是有質的分別。香港人是有質素的,不會連基本邏輯都搞不通,正如我們不會一開始以為自己岩晒,會先反問林鄭:「妳說問題主要在年輕人身上,但香港的民意則相反,大多數人認為主要問題在政府身上,兩種判斷只能有一種對確,妳憑甚麼認為自己的判斷更合理,更可取?」但林鄭不懂得回應這種比較性問題,她只會重複立場,自說自話。

這其實涉及「主觀」當成「客觀」的討論。筆者剛巧拜讀了明愛專上學院講師李敬恆博士的《主觀與客觀的衝突:內格爾對哲學問題的重構》,獲益良多。文中李博士介紹美國著名當代哲學家Thomas Nagel的哲學觀,闡釋了「觀點」、「主觀」和「客觀」三個重要概念,筆者摘錄了幾段,有助我們更透徹理解林鄭有何問題,以及避免偶有不察,犯上類似錯誤:

——「我們還有一種其他動物沒有、可稱為「抽離反省能力(capability of reflective detachment)」 的特別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都是處於一種前反省狀態(pre-reflective state),很自然地把自己看到的東西理所當然地視為事實。然而,我們能夠反省,由自己當下的觀點後退一步,從一個較為抽離的觀點審視自己的看法,把它暫時看成是並非代表事實真相、而只是從自己特定觀點看到的景象。」

——「我們也能夠以「主觀想像(subjective imagination)」的方式,通過刻意代入他人的處境、採納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