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2019公共空間大事回顧

2019公共空間大事回顧

有市民在相關附屬法例生效前在中環軍用碼頭外抗議。(圖片來源:拓展公共空間)

前言

這一年,令香港人印象最深刻的大事,必定是持續了半年的「反修例運動」。繼2014年的「雨傘運動」,這場運動再一次拓闊了我們對公共空間的想像,改變了我們如何使用公共空間。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重溫2019年的十件公共空間大事。

第十位:中環軍用碼頭相關附屬法例生效 正式劃為軍事用地

位處中環海濱的軍用碼頭相關的附屬法例於今年6月29日正式生效,用地的管理權移交至駐港解放軍。該用地毗鄰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佔地3,000平方米。 根據政府的說法,碼頭的興建是為了履行中英雙方於1994年簽訂的《軍事用地協議》。2014年,政府申請將碼頭位置的用途由原來的「休憩用地」改劃為「軍事用途」,當時城規會就此改劃就收到近兩萬份反對意見,認為改劃軍事用途會犠牲公眾利益,同時有市民擔心設置軍事武器會構成危險,又質疑方案未經廣泛諮詢。惟城規會最終通過改劃申請。

今年4月,學聯前副秘書長岑敖暉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推翻城規會和政府的改劃決定。立法會內,非建制派議員亦嘗試對附屬法例提出修訂,但因建制派議員提出休會而無法審議。由於有關附屬法例採用「先訂立、後審議」(negative vetting) 方式立法,因此相關附屬法例將於29日自動生效。

多年來,政府一直強調中環海濱是一個能象徵香港的「世界級」海濱,而《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亦建議海濱長廊應該連貫並且避免不協調的土地用途。惟現時碼頭的選址及設計均有礙海濱碼頭的連貫性,與市民本身的期望有極大落差,亦違背了早年的設計原意。這次用地改劃雖僅為履行相關協定中的條款,但同時亦反映出香港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公共空間的重要往往被忽視甚或被犧牲。至於往後日子,碼頭管理者會否遵照規定,盡量開放非禁區予市民通過和享用,亦有待觀察。

第九位:公園內增設大量閉路電視鏡頭

9
公園內的閉路電視鏡頭。(圖片來源:拓展公共空間)

今年七月,有不少傳媒及網民發現政府安排在各個公園一帶加裝或維修閉路電視。就近月爆發連串示威活動的金鐘政府總部及毗鄰的添馬公園一帶,傳媒曾就加裝閉路電影一事向政府查詢,並獲回覆指有關維修工程是根據既定程序進行。雖然多個執法部門在多處公眾地方均有設置閉路電視攝錄機,並有相關指引列明所有閉路電視的錄影資料均會加密及嚴加保管,只有獲授權的職員方能觀看錄影片段,但近日政府在公共空間增設閉路電視系統一事,仍然引起公眾對政府企圖增加公共空間監控的疑慮。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智慧城市」,閉路電視系統陸續加入影像分析、人面偵測或收音功能,因而經常被視為有效預防犯罪事件的科技解決辦法(technological fix)。不過在政策欠缺透明度以及市民對政府的信任程度低等因素下,安裝大量閉路電視會否影響大眾享用公共空間的意慾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治安和安全性是構成理想公共空間的重要一環,但冷冰冰的科技又會否犧牲了個人私隱的保障,從而影響公共空間發揮鼓勵社交的功能?珍雅各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街道眼」(eyes on the street)的概念,認為公共空間的人際互動能產生自然監控(natural surveillance)的效果,並有效維護公共空間的安全。因此政府企圖利用科技及人為的刻意造就,來保障公共空間的安全性,又是否忽略了公共空間應「以人為本」的初衷?

第八位:施政報告推出和社區共同設計的公園

8
屯門公園是全港首個無障礙兒童遊樂空間,提供多元化的共融遊樂設施。(圖片來源:拓展公共空間)

隨著公民意識提升,「由下而上」的管理理念也是大勢所趨,而公共空間的設計以及管理亦備受關注。2019年政府的施政報告提到政府計劃在未來五年改造全港超過170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公共遊樂空間,希望能夠使設施更具創意和趣味。康文署在改造設施過程中會鼓勵和促進社區參與和民間共議,一改以往只有民間團體參與公共空間改造的模式。不過當市民和民間團體參與決策時,到底會帶來甚麼效果?會否加速公共空間進化的過程或是帶來新衝擊,甚至改變現有的管理方式,抑或帶來更多挑戰呢?

第七位:星光大道重開

7
星光大道重開後,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到訪。(圖片來源:拓展公共空間)

星光大道的重建計劃是由新世界發展策劃,並邀請國際知名的美國紐約園景建築事務所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JCFO)負責設計,翻新歷時三年半,於今年一月重新向公眾開放。據JCFO 的行政總裁James Corner 介紹,設計受紐約The Highline 項目啟發,重建後的星光大道的定位並不是普通的公園或廣場,而是一趟多重體驗的線性旅程。在星光大道的整體規劃上,綠化面積是以前的八倍,座椅的數量也增加了約兩倍,非露天的空間面積也增加七倍之多,更適合舉辦各種活動。

跟香港其他地區由政府康文署主導的海濱長廊不一樣的是,星光大道是屬於公私合作項目。在怎樣平衡地產商本身、不同持份者以及公眾的利益,它的公共性是一個具挑戰性的課題。項目無疑提供一個開放、親近和友善的海濱公共空間,以及比較新㯋的設計,但從而引申公共空間管理模式再度引起關注。它會否促進未來海濱規劃及管理的私有化?我們應該再次審視城市的公共空間其實誰是受益者——願意投入以億元計算工程開支的地產商、本地居民還是遠道而來遊客?站在設計師的角度,星光大道是在香港難得樂見多元化的設計,擺脫康文署千篇一律、不合時宜的規範。創新的空間體驗也許能給香港未來公共空間帶來新的碰撞。

第六位:市民自發復修道路展示公共空間有機復修能力

6
在油麻地一帶有市民自發用碎磚重新鋪路。(圖片來源:拓展公共空間)

反修例運動持續,在衝突發生的地區,有地面路磚被掘起。近日有人以碎磚以不規則的方式重新鋪路。凌亂的路磚與旁邊原有整齊的路磚形成鮮明對比。不少網民笑言重新鋪路後甚有歐洲街道的感覺,亦覺得比之前整齊的鋪法更有特色。

這次巿民自發修路,反映出公共空間的有機復修的能力。一直以來,香港公共空間的管理都由空間擁有者全權負責,巿民一般並不會參與其中。但是次修路的例子正正顯示出巿民也有能力參與公共空間的管理。作為空間的使用者,巿民甚至能比管理者更快發現問題所在,以至解決問題。在往後的日子,到底公共空間的管理者能否讓巿民在公共空間的管理上發揮更大角色呢?

第五位:民間發起行動「光復屯門公園」

5
大批市民出席7月6日的「光復屯門公園」遊行。(圖片來源:明報)

屯門公園一直吸引不少歌舞團進駐,當中不乏性感大媽,令當區居民備受困擾。今年7月6日,有網民發起「光復屯門公園」遊行並提出四大訴求——處理噪音滋擾問題、取締不雅、行乞之犯法活動、爭取各年齡層的公共空間使用權、以及正視康文署管理不善,市民投訴無門的問題。屯門區議會其後一致同意取消公園「自娛區」,康文署亦暫停接受新申請。不過,有見問題未得到徹底解決,網民在9月21日再度發起相關遊行。

連串活動除了反映公民覺醒,亦揭示公共空間管理的重要性。屯門公園本應為老少咸宜的休憩空間,但礙於部分用家過火的行為未受嚴格規管,令其他用家未能安心使用公園的設施,亦令公園蒙上污名。種種問題在十數年間未得到署方正視和妥善解決,變相埋下計時炸彈,終在今夏爆破。往後,公共空間管理者需更小心平衡各方的需要,適時作出改善,使用者亦可密切監察情況,為自己社區的公共空間出一分力。

第四位:非建制派區選大勝,稱會重新審視多項地區工程

4
元朗的天橋工程備受爭議。(圖片來源:路政署)

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非建制派在單議席單票制下,以近六成選票贏取近八成議席,十八區中除離島區外全部過半,回歸以來首次全面掌控議會。

多區候任區議員已表示會重新審視多項地區工程。上屆政府撥款予各區區議會推行「社區重點項目計劃」,多區均利用撥款推行地區工程,惟當中不少工程備受爭議,由規劃到工程展開都面對大量居民的反對聲音。例如灣仔區議會建議拆卸摩頓臺排球場,用撥款興建摩頓臺活動中心社區會堂。反對聲音質疑設計是否能回應居民需求,而且現有設施使用率不低,是否有需要另建社區會堂。方案最終由建制派控制的議會通過。其他區亦面對相似的情況。

各區大小工程被重新審視,令空間有重新規劃的可能,亦有機會令工程時間及造價進一步增加。但如果能換來更多社區參與,其設計,空間利用,用途等能回應真正市民所需,相信建成後會得到居民所認同及欣賞,為大家所樂見。今次區選變天,究竟是創造一次與民共議的機會,讓社區的聲音能由下而上透過區議會得到重視;還是花費更多的公帑把一個又一個的工程推倒重來,而最終卻得物無所用,值得大家繼續關注。

第三位:沒有欄杆的街道展現新想像

3
(圖片來源:拓展公共空間)

就反修例風波的抗爭運動,據官方於本年十月指出,「公共道路設施的損毀亦非常嚴重。大概有四萬二千米的路旁欄杆被拆除-四萬二千米相等於一場馬拉松」(註1) , 表達對修復工作的急切性,好讓城市「保持正常運作」, 若果以這類離地式的大小數據去俯瞰量度道路損毀的影響是最為容易理解消化,那該足以令你和我在地反問其楚河漢界的欄杆之存在性及必要性。若果這些設施推倒又重來,一切照舊,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嗎?

欄杆並不純粹是交通道路及基於安全的硬配套,而涉及公共空間及城市規劃設計多環,過去曾探討及推動提升欄杆裝置設計的美學質量至多用途功能。畢竟路都是行出來,近月社會更不乏圍繞「沒有欄杆的街道」的想像,討論由城市研究延伸至精神健康的層面,大家都正在地實踐實證理想的步行城市環境。

運輸署及路政署早於2017年7月就行人欄杆的設計聯合撰寫技術文件,且即時生效(只提供英文(註2))。報告出過度設置欄杆會造成公眾不便,且為街道景觀及行人路承載力帶來負面影響,並倡在安裝欄杆前,應先充分考慮其他替代措施的選項,包括改善行人路、重置公共交通服務點及行人過路設施等。

若果硬件建設是未來施政王道,除了參考並落實上述的技術文件,並按《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第八章〈內部運輸設施〉為行人步行環境制訂的規劃原則及行人道的闊度標準外,局方或許正常要問,我城究竟怎樣建造真正好行好跑的正常馬拉松賽道?你和我想怎樣行、怎樣跑每段馬拉松?

第二位:商場公共空間成為集會和舉行反修例活動地點

2
新城市廣場中庭位置聚集了大批市民。(圖片來源:拓展公共空間)

自從防暴警察在7月14日衝入新城市廣場拘捕和發生衝突後,市民將商場顧客服務中心和中庭貼滿張貼標語和便利貼,以表達對警方衝入商場和對管理公司的不滿。到8月5日的三罷行動,商場多處更坐滿人群叫喴口號,中庭亦掛上各式各樣的橫額和標語。9月中起,市民自發在港九新界多個大型商場舉行《願榮光歸香港》大合唱活動,並吸引大量民眾參與其中。其後「和你shop」行動,市場自發利用目標食肆的籌號票逐一砌成橫跨中庭的藝術品,場內亦有接紙鶴、電影播映會以及分享會等活動。

商場在香港近乎無處不在,不僅僅影響著香港的城市肌理,亦改變了香港人的生活模式。在不少社區,商場除了是消費場所,也是附近居民的聚腳點。近日一連串活動足見其角色變成宣傳反修例運動訊息的集中地,讓不同類別的市民可以貼地了解運動最新發展。商場雖為私人空間,但示威者在這場運動中將之當作公共空間使用,令商場不再只是純粹的消費空間。這打破了舊有對「公」「私」空間的想像,創造更多可能性。

第一位:連儂牆遍地開花

1
大埔的「連儂隧道」。(圖片來源:拓展公共空間)

2019年,社區對於公共空間的定義因為連儂牆而得以重新開闊。連儂牆的理念源於80年代捷克的社會運動,於2014年雨傘運動初現金鐘,並在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中重現。2019年6月初,因逃犯條例的修訂,香港開始一系列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至今未平息。示威者借鏡2014年的連儂牆,再次透過張貼不同類型的海報和群眾自行填寫的便利貼,向每一位經過的途人展示思想,並在紙上進行互動,包括互相打氣,討論對事件的看法等。其中,以大埔火車站外粘貼了滿滿的不同顏色便利貼的隧道最發引人矚目。其後,葵芳的巨型海報,中文大學裡的百萬大道之路,天水圍的連儂樓梯等等各式各樣的展示方式亦一一呈現,引發了許多討論和交流。

由大埔的連儂隧道開始,連儂牆的概念在十八區不同的地方開花,不同顏色的便利貼和海報粘貼在一齊,以隧道、天橋、牆、甚至連儂人的方式呈現。社區的交流、理念分享、不同空間使用者的意見和故事,都透過連儂牆反映,連儂牆不單是一堵現實中的牆壁或者載體,更是一個承載公共生活的「公共空間」。

公共空間究竟應該如何定義?「公共空間」是否只受到一個物理空間的限制?亦或者公共空間究竟因而而成為公共空間—— 是因為先有公共空間才有人聚集嗎,或是因為有人才有公共空間呢?最早期的公共空間如古希臘的「廣場」,是一個公眾交流,表達其理念並聆聽他人思想的空間,是一個任何人均可以參與的地方,不應受其物理型態的限制。公共空間的存在精髓在於人的參與,而非單純的空間。隨著科技發達,網路的發展讓無形的「公共空間」可以透過虛擬形式呈現。那麼,公共空間是否也可以透過紙本存在呢?相信十八區開花的連儂牆給予了我們一個新的理解,只要有人,就會有公共空間。

註: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於跨部門記者會開場發言(新間公布 2019年10月10日)
Guidelines for the Provision and Design of Pedestrian Railings (TD DC No. 3/2017, HyD TC No. 2/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