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中共對一國兩制的踐踏,再加上特區政府一手造成的反修例風波,令很多人開始對聯繫匯率失去信心,紛紛把手上的港元兌換成美元作避險。十月初政府突然引用緊急法實施反蒙面法,繼而上周無理凍結星火同盟的戶口資產,進一步令人意識到就算換了美金,只要資金還留在香港都未必安全,故此最徹底的避險方法是把資金轉移去離岸戶口。
香港幾間大型跨國銀行都有提供離岸戶口開立服務,包括英國、美國、新加坡等熱門地方,客戶不用親身飛去當地開戶。市民也可在證券行開立離岸戶口,門檻較銀行低而且手續較簡單,報價也比銀行具競爭力,特別適合有股票及外匯投資需要人士。離岸戶口操作一般都是在網上進行,不管身處何方,都可以輕鬆處理證券買賣、外幣兌換、定期存款、匯款等事宜,方便程度和本地戶口無異,卻多了一份安心。
目前美元兌港元匯價在7.8以下,屬近年低位。由於聯繫匯率的浮動下限為7.75,持有美元的匯率風險非常有限,就算有一天港元與美元脫鈎,相信港元貶值機會遠比升值機會為高。美元定期存款利率高達2%,是主要貨幣中最高,只稍低於港元。若懂得外匯掉期操作,可選擇歐元、英鎊或瑞士法郎自製swap deposit,賺取比美元定存更高的回報。總而言之,把港元存款轉做外幣的風險和成本都甚低。
轉移資金除了自保之外,其實還有積極意義。特區政府濫用警權,粗暴打壓反對聲音,肆意傷害抗爭者,完全失去制約。當街頭抗爭已走到盡頭時,手無寸鐵的市民可以做什麽呢?金融抗爭可能是另一條出路。假若人人都將手上閒置的港元換成美元或其他外幣,港元匯率就有下跌壓力,一旦觸發7.85聯繫匯率上限,金管局就必須買入港元,貨幣供應隨之收縮,令利率上升,打擊樓市和股市,直接撼動政權利益,此乃攻敵之必救。
或者有人會說,如果樓市和股市暴跌,香港市民也是受害者。但相比香港變成軍警治下的極權社會,相比我們犧牲一整代青年,相比無日無之的街頭衝突,金融抗爭的代價明顯較小。更何況最受影響的並不是資產不多的普羅大衆,而是一班長期站在政權一方的既得利益者,包括大地產商、大集團、和在香港大量囤積物業的中港政商權貴,沒有他們助紂爲虐,政權的力量必大大削弱。
金融抗爭不用流血,合法而且成本極低,非常適合有家庭和事業顧慮的中產人士。我們如能同時配合黃色經濟圈進行經濟抗爭,就可進一步打擊出賣港人的商家和企業,對政權構成更大壓力。年輕人受警暴蹂躪,面對牢獄之災,他們的付出已太多了,我們是時候將街頭抗爭轉換到不同陣地,進行長期並可持續抗爭。
圖片來源:網上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