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警察心理服務課的不負責任

警察心理服務課的不負責任

昨夜在旺角街頭,一位86歲的麥婆婆說:「我住梨木樹,我次次都會出嚟,5年前已經開始出嚟,唔可以唔出嚟㗎!」她當時只有一副游泳潛鏡,剛剛走避催淚彈放題,坐在一旁休息。6個月了!前線警察還不明白香港發生何事嗎?

警察心理課的責任

如果警察心理服務課的臨床心理學家沒有變「傻」,沒有可能察覺不了有一班「瘋癲」和「失控」的警察在執勤。他們的心理狀況不是極度驚慌,便是極度憤怒,兩者都令他們可以不能判斷現場狀況的危機,濫用手上的武器對市民施襲。作為警察心理課的臨床心理學家,有責任主動找出情緒不穩的警察出來,好好協助他們明白市民為何這麼憎恨他們,為何由3歲懂說話的孩子,到86歲年紀老邁的長者都會大罵警察,因為他們實在胡亂地向市民「開槍」,令市民不再信任警察,甚至由恐懼變成反抗。這班薪高糧厚的臨床心理學家,實在應該向警方嚴重警告,必須將這批沒法理性和冷靜執行公務的警察調離前線,避免他們胡亂傷害市民,導致更多市民受傷,甚至死亡,進一步令更多市民憎恨警察,亦無法令警察執行恆常撲滅罪行的工作。

暴警令市民的反抗行動升級

即使偶有警察會提醒同袍不要攻擊市民,但仍有不少「失控」的警察沒法有良好的心理質素和智慧,面對憤怒的群眾時會主動以言語反擊或挑釁,像小孩子般與市民對罵,因為他們已無法專業地保持冷靜與克制,無法理解或不願理解自己已被政府「擺上檯」及市民為何憎恨警察。不計被橡膠子彈或海綿彈擊傷的市民,至今已有不少市民、記者和救護被催淚彈頭或胡椒彈頭擊傷,還有防暴隨意用胡椒噴霧直射市民眼睛,大多數市民以言語或鐳射光反抗警察,警察卻以可致命武器攻擊沒有足夠防禦裝備的市民,當中武力的不對等令更多市民越來越接受抗爭者對防暴的攻擊。

防暴的羊群心態

昨夜,因桔梗被防暴闖入追捕市民,更有一位市民從天台墜樓,引來不少市民在狹窄的山東街休憩處聚集。當防暴開始驅散人群,人群也被迫在狹窄的行人路後退,但突然有一位防暴近距離向後退的群眾直射胡椒噴霧時,其他防暴竟然見有人開始胡亂攻擊市民,似乎自己也壯起膽來,一起加入無意義的四射胡椒噴霧,令不少市民受到傷害。其實,防暴這種羊群心態已不是第一次出現,當一位防暴因不憤市民的指責而突襲拘捕時,儘管未必是指揮官的命令,仍會有一批撐警的同袍蜂擁協助圍攻,最後指揮官亦會順應防暴的拘捕行動。事實上,市民早已發現指揮官無法控制不少前線防暴,往往因個別防暴的「失控」和「瘋癲」而令警方的行動越來越暴力。不割蓆的警察合理化「暴警」的惡行,令市民無法再信任警察,這是每一位警員也有責任。

未來,只要警察繼續肆意濫捕和濫捕市民,警察心理服務課繼續放縱「失控」的警員,盲撐同抱的警察繼續助紂為虐或沉默,市民要求解散警隊的訴求只會越來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