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開始,星火事件一出,很多人都憤恨問我「捐款都變黑錢?」。撇開政治打壓的背後動機,要明白警方政府的動作,首先要了解他們指控的「洗黑錢」,實際是甚麼概念。
洗黑錢(Money Laundering) ,載於《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第25條「如有人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相信任何財產全部或部分、直接或間接代表任何人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而仍處理該財產」。
舉個例子,就容易明白:
1. A打劫銀行(可公訴罪行),劫得款項一百萬(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所謂「黑錢」) ;
2. A將其中50萬交給同黨B。B知道錢的來源(知道款項屬於劫款),而按指示將50萬買六合彩(處理該財產, 所謂「洗黑錢」);
3. A將剩餘50萬拿去找換店,找換店職員C第一次見到A,也不知道A打劫一事,但見到A血跡斑斑腰插手槍,以大麻袋盛著大批現金,相信該50萬是A犯法得來的(有合理理由相信款項全部或部份、直接或間接代表A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仍繼續按A意願將50萬匯到香港之外(處理該財產, 所謂「洗黑錢」);
4. 而A、B、C雖然在100萬劫款的角色不同,職員C甚至不認識A和不知道款項的來源,但因為他們都實際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相信款項是劫款,而繼續去處理(毋需落自己袋,轉帳都算處理) ,所以都會被控洗黑錢罪。
如果100萬不是劫款,是善長仁翁的捐款,那就不是「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end of story。不是黑錢,就沒有洗黑錢:你拿份糧去買白菜也好,捐款支援被捕者也好,這不叫洗黑錢。
這是最基本的概念。複雜一點的,特別是證據方面,容後再談。
原文刊於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