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黃色經濟圈」的哲學思考

「黃色經濟圈」的哲學思考

封殺香港藝人,封殺NBA,封殺《衰仔樂園》,封殺奧燒等等,但凡犯了中國禁忌,都被拒諸門外。《衰仔樂園》製作人Trey Parker和Matt Stone形容為「中國式審查」,倚仗的其實就是紅色經濟圈的大國資本/市場力量。

反送中一役,港人領略到「消費=投票」的道理,銳意建立「黃色經濟圈」,反制那些邊媚共邊賺港人錢的商界object。北京見勢色不對,輿論機器全開,有D話黃圈撕裂香港(中國的封殺行動豈不也撕裂世界?),有D話係摧毀香港經濟的「汽油彈」,會傷害無數中小企,理由一大堆,總之就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難道向商界施壓,阻其聘用黃絲、幫襯黃絲或向不聽話的黃媒落廣告這種伎倆,中國政府做得少嗎?

國家級打壓異己,是用公權力壓制公民的人身、言論和選擇自由。「黃色經濟圈」則是弱勢者負隅對抗強權,尋求免於被全面封殺的自救之道。論規模,論威力,後者其實無得比。黃色經濟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體現人的自由意志。一般人以為,消費歸消費,不應加入考慮政見。誰知所謂消費,背後考慮的,從來便不限定在實用性、包裝、形象等市場銷售因素。近年興起綠色/良心消費,正是好例子。因為政見而選擇或拒絕幫襯一個商戶,從而滿足消費者——期望聚沙成塔去改變社會風氣——的欲求,是正常不過的行為,根本沒理由上綱上線,將之污名化。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昨晚(17日)在facebook玩直播,指香港非單一經濟,市場自由開放,認為以顏色區分經濟並非香港經濟模式。邱騰華不看好黃色經濟,並不出奇,時間會證明一切。但佢形容香港的市場自由開放,這便很值得商榷。所謂自由開放,如果是對大資本、大財團來說,可能與事實相符。但對於被大地主或領展連年壓榨的小商戶來說呢?剛剛有一則新聞,有一間新開的小店被米芝蓮嘉許,本應是值得高興之事,但老闆擔心會因此被業主加租。有巧手技藝的小商戶,他的努力和本領不單不能令他獲益,反而被「自由開放」的市場懲罰,這就是香港。

米芝蓮的死亡之吻,正源於香港其中一個深層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