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三年的脫歐鬧劇,最終由約翰遜領導的保守黨,贏得過半數下議院議席,1月底脫歐事在必行,當然還有數之不盡的具體細節需要詳談,但也可謂讓這政治事件踏入另一新階段,這次大選結果體現英國人對脫歐一事已失去耐性,明確表示在1月脫歐的決心。
“No ifs, no buts, not maybe.”
時勢造英雄,一頭凌亂的金髮,富有感染力的肢體動作,配以英國精英純正口音,約翰遜自上任起一場又一場的政治博弈,嘆為觀止,也帶領保守黨在下議院贏得過半數議席。
事源於英國2016年的脫歐公投,贊成英國脫離歐盟的票數佔51.9%,僅勝約3個百分點,作為世上現存最悠久民主政體,必須尊重民意,於是英國政府在2017年啓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脫離歐盟程序,規定在2019年3月29日之前,與歐盟達成協議,脫離歐盟。
脫歐一事引發英國本土史上其中一個最大的政治風波,脫歐派在公投勝出後,卡梅倫,這位自1812年的利物浦伯爵以來最年輕的首相,引咎辭去首相及保守黨黨魁,拍拍屁股便把這個爛攤子留給繼任人,文翠珊接手。三年來,脫歐事件佔劇各大媒體頭版,議會也把英國本土民生、經濟議題等放在一旁,全力協議脫歐一事。
其中以北愛爾蘭邊界問題最為棘手,根據1999年簽訂的Good Friday Agreement,北愛爾蘭繼續留在聯合王國,但倫敦下放權力於北愛爾蘭當地的議會,結束在北愛爾蘭的直接統治,同時北愛爾蘭雖然不屬於愛爾蘭共和國,但因英國與愛爾蘭共和國同屬歐盟成員國,故無須設立邊界。
英國脫歐一事卻打破了這20年來的政治平衡,英國脫離歐盟,意味著必須在邊境設立關卡,區分國界和徵收稅項,然而這就違反Good Friday Agreement中,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之間無須設立邊界的原則。前首相文翠珊就這事兩次將脫歐延期,也先後三次提出協議草案,均被國會否決,她因無法突破脫歐僵局,也於2019年6月黯然下台。
「排除無協議脫歐(硬脫歐)是不負責任。」
甫上任,約翰遜迅即以「硬脫歐」作為與歐盟談判的籌碼,甚至搬出女王致詞這一著,迫令國會延長休會,掃除10月31日脫歐計劃的障礙,此舉引起社會反彈,觸發各地遊行示威,超過100萬英國網民聯署反對暫停國會運作,雖然最終法院裁定違法,但仍為約翰遜贏得時間。
10月17日,約翰遜突宣佈爭拗多年的北愛爾蘭邊界問題,最終和歐盟達成協議,北愛與愛爾蘭按Good Friday Agreement中的協議,依舊不設硬邊界,而海關檢查及徵稅關卡則將設在愛爾蘭海上,草案回到下議院,獲得通過,解開了脫歐的第一個死結,但反對了約翰遜提出3天完成立法程序的動議,脫歐前景依然不明朗。
10月29日,約翰遜決定進行一次政治豪賭,在脫歐問題仍然裹足不前的情況下,提出於12月12日舉行提前大選的法案,希望英國公民用選票決定是否支持他的強硬脫歐作風,結果,約翰遜在這場豪賭勝出,保守黨贏得1987年以來最大勝利,隨著保守黨取得過半數議席,英國將如期在1月尾順利脫歐。
Time will tell…
英國,作為我們的前宗主國,再一次用其優越的民主體制告訴全球,民主未必是最具效率的體制,但這無疑是最具說服力與和平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這三年,由保守黨領導下的脫歐事件,成為國際笑柄,引來各國領袖圍觀訕笑,甚至揶揄這是英國民主的末落。但約翰遜正正在民主體制下,奇招解決脫歐困局,如今回望,約翰遜在短短2個月轉危為機,顯出他無比的政治智慧與勇氣。
反觀香港,中國政府一直不信任港人,拒絕給予民主,如今英國脫歐一事,會否令中央政府有所感悟,相信民主制度能為香港走出困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