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社福界本周罷工三日 拒當「維穩機器」

社福界本周罷工三日 拒當「維穩機器」

社福界本周罷工三日 拒當「維穩機器」

(獨媒特約報導)社福界於上月正式成立社福界罷工委員會,並宣佈於本星期二至四發起警告式罷工,昨日於愛丁堡廣場為罷工舉行造勢大會,約400人參與。社福界罷委會主席陳虹秀期望是次罷工行動,能夠道德感召其餘行業作罷工,讓社會「練習」罷工。有被捕社工上台分享,稱不會當「維穩機器」 ,社工會與年輕人同行走過壞時代。

逾400名市民昨日(12月15日)到中環愛丁堡廣場,參與社福界造勢大會。大會在集會開始前先有「和你寫」活動,撰寫聖誕卡予因運動而被捕的「手足」。聖誕咭稍後會轉交「星火同盟」。會上邀請多名社工、及廣告界代表作分享,提及罷工的重要性,呼籲業界一同參與。集會最後由一眾參加者拉起「社福界,罷」的大橫幅作結。

20191215153746_IMG_6164

陳虹秀:別再要「細路」犧牲

多次在反送中運動現場調停,最終被捕及被控「暴動」的社福界罷工委員會主席陳虹秀表示,港人在近半年以不同方法逼使政府回應訴求,不少學生為了爭取訴求更有「死嘅心理準備」,而現時「守護連儂牆都有事」。她續表示,學生願意放棄「Be Water」,為令大人成功罷工不惜在學校附近堵路,希望本次社福界大罷工能夠「道德感召人地(其他行業)去罷工」。

陳虹秀直言罷工並非一次就會成功,「要鍛鍊、要練習」,正如以前港人也不會出席沒有「不反對通知書」的活動,重申望能以罷工連結港人,「極權政府驚嘅係連結嘅力量,呢樣係最恐懼嘅野」 ,希望「唔使再要細路出去」,大人都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做抗爭。她同時希望各行業積極籌組工會,以便日後發起更多大型罷工。

20191215151824_IMG_6109

邵家臻:罷工有助重整社福界不良風氣

社福界立法會議會邵家臻笑指「社工會坐係生命麵包嘅一面」,不會被政府「睇死」,定會堅守社工嘅理念。面對大眾認為社福界罷工會影響社會正常運作,他反斥政府令香港社福生態變得惡劣,令「社工唔似社工,人唔似人」,社福機構的董事局撥款越來越「市場定向」,反問 「呢個係服務正常運作咩?」。他認為是次罷工可令社福界集體休止,並有文化及政治更新的意義。

20191215153301_IMG_6136

被捕社工:拒當「維穩機器」

因留守理大而被捕、來自社工復興運動的社工栢賢指,自己其實十分認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所謂「社工係前線無特權」的言論。他認為全港市民除警察外,所有人均沒有特權,批評「社署署長落去佢地(警察)都唔知係邊個啦。」他憶述自己留守理大40多小時的狀況,指當時所有留守者皆活在恐慌之中,「我連自己安全都確保唔到 。」雖然「無權無勢」,但會以社工的身份安慰在場人士,指因為社工不是「維穩機器」,而是會幫助有需要的人,相反「鄧炳強都社工啦,佢都唔會行出嚟」。栢賢再稱,現今的年青人大多「好乖好努力」,卻成為被放棄的一群,他們將要面對的時代只會變得更差,不希望「只有年青人面對住呢啲情況」。

20191215155524_IMG_6189

廣告界代表:應利用罷工時間建立社會

早前發起罷工一周的廣告界,亦有代表出席。阿東笑指「罷工係唔知有咩影響,但係我地就係要罷!」,指成年人就是要在自己崗位上作出犧牲以支援前線。他分享廣告業界罷工的經驗,目標是要藉罷工推動「黃色經濟圈」,利用自己的專業建立香港,認為罷工是將「本來用嚟揾錢嘅時間用返係呢個社會」。他補充廣告界於罷工期間接收了100份「黃店」的廣告申請,會與同行繼續利用專業支持「黃色經濟圈」。

20191215163547_IMG_6207

阿東謂不是事事都要計較成效及後果,就算要面對警暴及濫捕,「優秀年輕人有對民主嘅堅持就行出嚟」,指「香港呢一代人都係唔會認輸」。他更帶領參與者高呼「羅致光去死」、「羅致光下台」,反問為何保護弱勢社群的社工沒有特權,而濫暴的警察卻有。

精神康復者服務使用者家人支持罷工

復康服務使用者的家長譚太感謝社福同工願意為社會付出,犧牲時間「默默做左好多野 」。她明白大眾可能質疑社福足作罷工行動而影響服務使用者,包括自己,但有時「要用不同嘅手法不同嘅手段去表達某啲野」 ,故會支持社工的決定。

於精神復康機構工作的社工邵先生指,五大訴求爭取逾半年仍未能得到回應,又認為年輕人在運動中付出太多,期望大規模罷工能向政府施加壓力。他稱自己是機構罷工關注組的成員之一,曾撰寫聯署予高層,但機構至今仍未有任何回應,高層亦沒有表態,只叫員工以扣除年假方式作罷工,斥機構是「眼不見為淨」。邵續表示在他服務的宿舍中,有不少宿友均因「反送中」運動而影響日常生活。他舉例指有宿友會因「831太子地鐵站速龍打人」而害怕坐港鐵上班,甚至不敢外出,又會有宿友在看完新聞後情緒變動波動而不能入睡,導致第二天沒有精神上班。

20191215151313_IMG_6086

邵先生

20191215170128_IMG_6279

記者:鄒樂瑤、何紹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