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古諮會今午討論曾於2016年部份倒塌的中區警署建築群「第四座」已婚督察宿舍修復方案。賽馬會指現時大樓結構脆弱,滿佈鋼架,預計需花三年時間復修及重建已倒塌部份。有委員認為第四座倒塌是重要案例,應藉此向公眾反映建築物歷史的新舊對比,「好多人都想睇下(本身)有幾豆腐渣」。
賽馬會:修復需時3年 以安全為原則
中區建築群於1995年列為法定古顎,其中16幢歷史建築物,有15幢經復修及保育後,已活化成為「大館—古蹟及藝術館」。僅餘的已婚督察宿舍(「第四座」)在2016年5月曾發生倒塌,大館文物工作小組主席李浩然事後表示,由較參差的青磚造的磚牆有裂痕滲水,未趕及加固便倒塌。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表示,自從第四座倒塌後,馬會一直研究可行的復修方案,並持守公眾安全、真實歷史容貌及新舊歷史演變的三大原則,希望可以儘快開始復修工作。
香港賽馬會物業部總監陳翊銘之後交代第四座情況,指現時建築物內部滿佈支架支撐,只有狹窄的施工空間,部份牆身及磚頭亦有裂縫,強調整個復修方案以施工及公眾安全為原則,並會盡可能保留第四座作有益用途、盡可能恢復倒塌部分,以及遵守《巴拉憲章》第 3.1 條,即以最少幅度作出所需改變。他預計修復工程將於2020年第三季開始,需時約三年。香港賽馬會物業及項目高級經理(中區警署)馮景昌先生 馮景昌則補充指,復修方案包括以鋼筋混凝土加固外牆及建築物框架、新建鋼屋頂桁架系統及建立新地基。
古諮會委員建議保留倒塌部份 呈現「豆腐渣」歷史
中大人類學系助理教授、委員黃慧怡指曾經到第四座內視察,指內部的結構脆弱,天花甚至仍殘留木板塊,形容賽馬會的復修方案是「Mission ipossible」。她特別關注第四座的原真性,指第四座倒塌是重要案例,可藉此向公眾反映建築歷史的新舊對比,「都想睇下有幾豆腐渣」。
城大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委員程美寶關注第四座的磚頭是否可以保留重用,以及會否有其他原村料可以保留。
委員李炳權認為修復方案可以接受,指雖然建築物內部已不可能還原,但強調建築物「最緊要企得到」,同意現行修復方案。
第四座將作訪客中心及表演場地
面對第四座有機會「改頭換面」,珠海學院建築系主任、委員朱海山就提出疑問,指在舊有的第四座大樓加建新部份應看待為「歷史建築」,抑或是「全新建築物」,以及復修後的第四座又是否需重新評級。
張亮之後回應,新建築要清晰給人新的形象,「唔係好似片場咁做番一模一樣」,強調要做到「新舊呼應」,大樓的整體設計亦需呼應整體中區歷史建築群的風格。他又透露第四座將會成為中型的公眾活動場所,當中底層為訪客中心和文物廊,而較高的樓層則作為表演場地,開放予非政府團體租用。馮景昌則認為修復後的第四座應視為「新的建築物」,「新嘅就係新」。
香港賽馬會項目經理李文亮表示,第四座現場的磚頭已不能復用,部份磚頭在倒塌時更已報銷,只能用於粉飾外牆,以及裝飾建築物的洋台及扶手。
第四座內部情況不理想 蘇德彰促盡快上馬
古諮會主席蘇德彰在會後見記者,被問及在原有大樓加建新建築物是否「冇辦法之中嘅辦法」,他指大部份委員均支持現時賽馬會的復修方案,希望賽馬會能夠大膽創新工作之餘,亦能將新舊融合,「將當時做得唔好嘅嘢呈現番出嚟」。
蘇德彰又指第四座內部情況相當不理想,「入到去全部係鋼架,唔可以直線咁行」,又指當中的青磚已不合規格,在顧及公眾安全的情況下,難以完整保留原有的情況,希望修復工程盡快上馬。他強調中區警署建築群是一體,新建的第四座並不會影響評估。
記者:周頌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