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健康的枱狀珊瑚,前右方和中央都有不少已壞死的組織。
政府新聞公佈,2019年香港珊瑚礁普查結果顯示整體珊瑚生長健康穩定,品種多樣性維持於高水平。單看這個新聞,大家都會樂見香港仍然有很好的海洋生態,而漁護署也盡了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責任。但我的焦點卻落在33個普查地點中,有15個錄得超過50%的珊瑚覆蓋率,因為我印象中不是這麼少。於是我翻查2007年的記錄,當年有22個點,我為了想更深入了解,在漁護署網頁尋找,可惜,最舊的結果摘要只有2012年。2012年仍然有19個點超過50%的珊瑚覆蓋率。若單以珊瑚覆蓋率超過五成的地點來看,由2007年22個跌至今年的15個,我難以得出整體珊瑚生長健康穩定的總結。
100米樣線,只要稍為移動,記錄到是石珊瑚或沙地就有很大分別。
珊瑚礁普查的限制
珊瑚礁普查 Reef Check 自1996年起是一個非牟利組織,推動全球有珊瑚礁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公民科學的活動,監察珊瑚的生長和健康狀況。珊瑚覆蓋率用最簡單的方法得出,即在海床或珊瑚上拉一條100米的樣線,分成4段,每隔0.5米一點,總共160點來計出珊瑚覆蓋率。擁有50%珊瑚覆蓋率即代表有80點是有活著而沒有白化的石珊瑚。理論上,每年的調查點是把100米樣線放在同一位置,但比對海下灣碼頭的數據,2018年不足50%,2019年超過60%覆蓋率,這明顯是樣線移了位置或放置不同,因為石珊瑚生長極慢,一年才大約有1cm,這樣的突然大幅生長是絕對沒有可能的。我抽了2012與2019年珊瑚覆蓋率五成以上的數據來比對(圖表),大幅上升和下降的情況在不少地點出現,證明這個普查活動所得的資料,很難科學地證實香港石珊瑚的長遠趨勢。
科普是好,專業更重要
漁護署由2000年起統籌珊瑚礁普查活動,推動公民科學家,我個人認為是一件好事,但卻不可以利用這裡所得的不嚴謹數據,來推論香港的珊瑚是健康穩定。香港石珊瑚沒有大型的白化現象,只能歸功於我們的珊瑚是生長在最極端的環境,早已適應又熱又凍的海水,但不代表長遠不會受到其他的人為破壞和影響如海洋垃圾、海水污染如對珊瑚傷害極大的太陽油、工程和發展產生的懸浮物等等。我建議漁護署有責任委托珊瑚專家或大學教授,進行嚴謹和長遠的監察工作,甚至利用科技監控,讓不會潛水的市民大眾,都可以安坐家中,一同看著魚樂無窮的香港海底世界。
補充:筆者曾參與2003年西貢一帶海域建立海岸公園的可行性研究,主力調查石珊瑚分佈,見證一個海灣由滿布石珊瑚到現在變得零落分散。我不希望十年後,珊瑚覆蓋率50% 的地點不足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