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特約報導)兩名青年於9月7日毀壞屯門輕鐵蝴蝶站、屯門泳池站和兆麟站設施,遭港鐵職員夜巡發現。二人上月19日於屯門法院承認3項刑事損壞罪,並還柙至今日判刑。裁判官今日判處兩名被告入更新中心,各人須向港鐵公司支付逾14萬元維修費。
案件第一被告17歲郭溢朗先於第一庭應訊,第二被告15歲少年則於少年法庭應訊。代表郭溢朗的陳李隆大律師求情時指,郭溢朗是家中獨子,與父母同住,現於屯門青年學院修讀資訊科技文憑課程,是次屬初犯。他於庭上呈上來自被告本人、父母、幼稚園到中學的老師及社工共17封求情信,形容被告是「擁有個人目標、積極規劃人生的小朋友」,為人受教、有良好學習態度,在學校獲得接近優良的成績,課餘時會協助校方舉辦資訊科技及環保有關的活動,也有老師形容他「有責任心、領導能力和正義感」。父母指他孝順並與家人關係親切,同學亦指他為人友善,盼能一起上學。
陳大狀特別提到,第一被告自小學便被確診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需服食增加專注力的藥物,同時有讀寫障礙及語言障礙。雖然需要心理及精神科醫生的協助,但他仍獲得不俗的成績,例如曾考獲全班第三名及獲數學科優異獎。升上中學後,因為競爭激烈及受學習障礙困擾,被告亦被確診焦慮症,曾試過無法踏入校門,流汗並要打電話向人求救。被告其後轉入屯門青年學院,就讀他所喜愛的資訊科技課程,在學校支援下成績漸見進步。惟其現時的班主任指出,自 6 月至今的反送中運動,以及 9 月屯門青年人輕生,均對本已患有情緒病的被告造成影響,終致他「用不正確途徑達到理念」。
辯方求情指,被告於凌晨二時破壞輕鐵站,當時並無傷害其他市民用家,而受到破壞的輕鐵站翌日亦沒有停駛。此外,三個被破壞的輕鐵站與被告住所接近,可見被告並無特別計劃,只是在自己的生活圈內作破壞。
辯方引感化官報告指,被告非常內疚及抱歉,明白自己的行為魯莽及對公眾造成不便,並託律師再向公眾道歉。陳大狀強調,被告已覺悟前非,重犯機會微,加上還柙至今已 88 日,已令被告無法就讀自己喜愛的資訊科技課程,使他不好受。他盼法庭能寬大處理,判以非監禁懲罰,按報告建議判被告入更新中心,讓被告能於明年初過年後繼續學業。
代表15歲少年的張維新大律師,則於庭上呈上 10 封來自被告、父母、外婆、老師與社工的求情信。他引背景報告指,被告是一名「頭腦簡單的孩子」,雖然讀書沒有天分,患有亞氏保加症也令他無心向學,但仍嘗試發展其他興趣包括打球。他強調,被告並非深思熟慮的壞人,也無反社會人格傾向,只是有時控制不到自己情緒及脾氣,一時衝動下犯案。現已受到深切教訓,會努力改善自己。被告過往有一次警司警誡紀錄,但無案底,也有悔意,盼法庭能按報告建議,判他入更新中心或教導所。
署理主任裁判官張潔宜表示,兩名被告年紀輕、無案底,受社會運動影響而犯案,一時衝動之下懲罰他們認為做得不妥當的港鐵。惟考慮到案情的嚴重性,二人案發當日戴上口罩、帽及外套掩飾身分,又攜有硬物以破壞輕鐵設施,屬有預謀犯案;此案亦非一般的刑事毀壞案件,而是涉及公共運輸設施,會影響使用輕鐵設施的市民,構成一定程度的不便,而維修費高達 28 萬元,更是反映損毀程度嚴重。
張官表示,即使兩名被告「有高尚理念甚至有權表達訴求,但也不能用非法方法表達訴求或意見」。她考慮到兩名被告分別有過度活躍症及亞氏保加症,致使二人較衝動行事,決定判處短期扣押,相信在更新中心的訓練、輔導及進修,能幫助兩名被告改過自新,成為奉公守法的人,理性表達意見。兩名被告亦須於明日前向港鐵賠償三個被破壞輕鐵站的維修費,各人付約142,700元。
記者︰黃蕊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