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區選是公投 結果如何落實?

區選是公投 結果如何落實?

民主派在區選大勝,沒有地區政績的素人單憑運動立場已成功當選,顯示香港人把區議會選舉當成政治表態的機會,和應了民主派選前記招「五大訴求 一起公投」的「變相公投」設定。

勝選過後,評論焦點落在素人走入體制後如何不負眾望、民主派控制17個區議會後如何創造新的政治機會,為地區帶來有感的改變,長遠鞏固地區民眾對民主派的支持。這些題目我也很感興趣,不然不會在八鄉選三次區議員;但是,我們在考慮「中期」如何交功課的同時,首先要回到「變相公投」設定所衍生的問題:當香港人贏了變相公投,如何落實結果?

我的意見一直是,區議會選舉作為及時的政治表態,本是香港人給中共一個和解的機會。中共代理人輸了,正是林鄭順勢答應五大訴求、嚴懲警暴的最佳時機。既不會被視為向街頭抗爭屈服,又可稍為緩和社會矛盾。結果,林鄭在選後第一個記者會就矮化選舉結果的政治意義,將選舉失利定義為保皇派的失敗,對她個人毫髮不損。意見接受,態度照舊。

中共不選擇在區選失敗後讓步的原因很簡單,一來變相公投對它並沒有約束力,二來保皇派得票並不差,整體還增加了30萬票,預視了明年立法會選舉失去過半數的機會微乎其微。體制內的挑戰既不至於造成雪崩式潰敗,自然沒有誘因讓步。

因此,原來打了去中共的球,很快就重新落在反抗陣營的場裏。群眾由街頭抗爭轉去選舉文鬥,前提是文鬥可以為運動加強合法性和動力;但當中共在文鬥失敗後不認帳,耍無賴,除非短期內可證明控制17區區議會足以令中共讓步,否則,為了落實「五大訴求 一起公投」的選舉承諾,文鬥的休戰期不可能無限期地拖下去。

對380多位候任區議員和整個民主派來說,這是最逼切要做的集體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