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對警續過半「零信任」游離民意初見轉向

對警續過半「零信任」游離民意初見轉向

香港民意研究所接替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進行反修例意見調查,是日公佈首部分結果,首次發現游離民意有轉向。中大自五月起進行了五輪調查,民意對政府和警方是一次比一次的不信任;但來到十一月,數據的方向出現改變。以下是這次的重點觀察:

1. 整體來說,過去一個月民意對政府和警方仍然十分不信任,但不信任度有輕微減少。

2. 對警方完全不信任的比例沒有改變,但有本來對警方輕度不信任的變成一半半;一半半的輕度信任。從五月起算,原輕度親政府者對政府和警方的信任度在過去數月崩盤後,出現重新鞏固。

3. 與此同時,部分民意對示威者使用暴力的同情有所上升。

4. 綜合來說,民意似乎朝兩極化方向發展。

這次調查於11月15日至20日進行,可反映「圍攻中大理大」帶來的民意影響。

讓我們詳細觀察今次的結果。每論是對特區政府、香港政府,或是警方,雖然這次調查回答不信任的仍然遠比信任的多,但信任的比例有所增加,不信任的有所減少。

同樣靠向政府的移動,在一國兩制的提問當中也見得到:不滿意的仍然比滿意多,但不滿意的比例有下跌,滿意的比例有上升。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改變?我們可以對警方的信任為例,看一看仔細的數據。先看圖的右面,也就是信任警方那一邊的回應。回到五月份,在一切還未開始之前,這些人本來為數接近一半。之後的數個月,我們看到對警方信任全面崩盤。除了熱切信任者(8–10分)維持不變外,游離信任者(6–7分)有明顯的減少;與此同時,本來一半半的部分(5分)則變成不信任者(1–4分)。但是,從十月到十一月,我們看到之前從游離信任變成一半半的,又反過來變回游離信任者;而之前由一半半變成游離不信任的,又變回一半半。

換句話說,一些原本是親政府的民意,經過數個月的崩盤後,有重新鞏固的發展。後面的原因,我沒有很好的答案。可能政府的宣傳和建制派的選舉工程產生一定作用,也可能是他們本身政治上就比較保守,對激烈的抗爭很敏感,於是當抗爭者走向激烈時他們便退回去親政府那邊。

值得注意的是整體來說,相對五月份的調查,市民對警方仍然是嚴重地不信任的。其中對警「零信任」的,仍然有超過一半。在往下的問題當中,我們更看到這班人有激進化的走向。當不信任者走向激進化,游離民意向親政府回轉,表示民意似乎有兩極化的趨向。

我們看看下面兩組問題,如何揭示兩極化的趨向。

對於抗爭是否「一定要堅持和平非暴力原則」,不同意的比例有所增加,也就是多了受訪者認為抗爭不一定要堅持和平非暴力。但再看下一條問題,則「在政府不回應和平示威時,抗爭升級可否接受」,結果認同者有所下降,反對者有所上升。這兩條問題的答案看起來自相矛盾,其實正正捕捉了民意的兩極化。

同樣揭示了民意兩極化的還有下一組問題。對於「示威者使用過份武力」,不同意者出現大幅上升;但對於「警察使用過份武力」,不同意者同樣明顯上升。考慮到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對警方「零信任」,所以不同意示威者使用過份武力者由三成多增加到四成多這點,不一定和其他的數據矛盾,也可以通過不信任者的激進化來解釋。

說到激進化,最後兩條問題很值得抗爭者注意。

就民意是否接受「私了」,我們看到民意對此之前變得抗拒。至於堵路和罷工,雖然支持比反對略多,但支持度仍比整場運動的其他訴求明顯較低。

這次調查顯示了自運動開始以來,游離民意的首次轉向。可以想像,這個結果會引來各方面的政治解讀。我想在此先交代我的看法。

關於星期日的區議會,說到底,還是要看投票率。雖然親政府一邊出現了鞏固,但是不信任政府的一邊數目上仍然較多,程度上也更堅實。他們會不會把意見變成選票,將會決定選舉結果。
至於運動本身,這是一場冇大台的運動,但冇大台不等於冇大局。過去數過月來,我認為這場最特別之處,在於其「自我完善 AI」。我相信這次調查的結果又會引發不少討論,我期望這些討論能保持理性謙遜。Be Water 之餘, Be Humble。

最後,今次因為中大當前的情況,香港民意研究所接替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進行反修例意見調查,得感謝720位熱心人士捐助24萬元支持,讓這次調查能及時進行。我相信上述的民意趨勢,政府和親北京政黨的內部調查早已得知。可幸得到大眾支持,才能有此及時調查,讓社會大眾對前路也能有公開討論的基礎。

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