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前民陣召集人轉跑道參選 韋少力:落區難度更高

前民陣召集人轉跑道參選 韋少力:落區難度更高

(獨媒特約報導)今屆區議會選舉,除現任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於沙田出選外,尚有另一名前民陣召集人轉換跑道出戰。10年前出任民陣召集人的韋少力,在東區「鯉景灣」選區出選。多年來活躍社運,如今轉到地區服務,韋少力坦言是因爲感到「有啲嘢唔work喇」,形容落區比在民陣擔任職務更困難。

指地區工作比擔任民陣召集人更難

韋少力是2008至2009年的民陣召集人,是今屆區議會選舉3名現任或曾任民陣的召集人參選,韋少力與岑子杰一樣,長年參與社會運動,至今屆才首次參選。

韋少力笑指自己性格溫和,喜歡對人多於對事,當年出任民陣召集人純屬「意外」,「民陣反而係個細組織,做地區先係大」。她指地區工作要取得區內持不同政見的過半居民共識,而民陣團體成員則相對理念接近,「其實做區議員真係好難」,「雖然角色換咗,但都要做好」。

一橋之隔鮮交流

「鯉景灣」位於東區西灣河,範圍包括鯉景灣、嘉亨灣、康東邨及太安樓,成份包括舊樓、公屋及私人屋苑,中間被東區走廊分隔。韋少力驚嘆「原來一橋之隔都可以差咁遠」,由組織活動到地區議題,每個範圍居民的需求均有不同,她形容正好適合喜歡迎難而上的自己。雖然只於當區兩年多,但她觀察到不同區的居民日常看似較少溝通,但其實互相關心,只欠一個渠道。她表示有居民向自己反映,現任區議員無黨派的楊斯竣經常「唔見影」,「區議員應係政府與人民連接的橋樑」。

曾於公屋及劏房居住超過10年,經歷冬天沒有熱水爐洗澡、在睡夢中經歷火災等經歷,韋少力自信有助了解不同背景的人的想法,將他們的聲音帶入議會,「社會已經唔係咁單一。」她認爲,社會上的正反聲音得以平衡,資源才能妥善運用。她以東區億元文化廣場爲例,認為資金可用作於中小學裝置廚餘系統,或在當區加建處理廚餘的設施,「市民點解要走上街?你連討論都無得討論呀!」

無標題
民主派橫額被破壞幾乎是「指定動作」

由鬧人「政棍」到擠身議會:有啲嘢唔work喇!

政權腐敗決非一朝一夕,人民和平爭取到群起激烈反抗,只不過短短幾年光景。沒有人會想到今日香港的情境。

韋少力轉戰區選的轉捩點是2016年。當年立法會選舉後,六名民主派議員因宣誓風波而被褫奪議席,之後《議事規則》被修改,韋少力認為「有啲嘢唔work喇」,「以前就話23條可以推倒,政改方案可以同政府bargain(商議),但去到依家,50年不變?而家政府連聽都唔聽。」聲音不能單靠上街及議會傳達,她感覺「好似咩都做唔到」,但當時仍未想過躋身議會,「我以前係鬧人哋『政棍』㗎嘛。」

直至區諾軒去年於立法會補選中勝出,「接替」香港眾志羅冠聰失去的議席。韋少力為區諾軒助選,了解到地區工作,感覺能為困局帶來改變。

無標題
立法會議員區諾軒可說是韋少力的「師傅」

或許某些表達聲音的方法已不管用,但對於推動公民社會的信念,韋少力始終如一,「既然落唔到前線,不如諗下有咩係可以帶落區」。

她認爲在區實踐民主,應先由人權議題做起,讓市民關注少數人的權益,才能令居民關注「大議題」。她以台灣同志婚姻合法化為例,用了超過10年的時間才成功爭取,原因亦是當地市民開始關注少數人的權益,「呢啲就係民主嘅質素,香港仲要洗禮下」。

帶著民主派背景落區,當然會面對居民的質疑甚至指罵,韋少力淡然地說:「你想拗贏人,但你會發現係唔會說服到對方,我哋應該諗,點樣可以唔好放底自己嘅理念然後一齊生存。」

批林鄭向警隊低頭 嘆警民合作不再

沿嘉亨灣再往前便是西灣河水警基地,韋少力說,近月常常看見一隊又一隊的防暴警員從對面海登陸。11月11日,一名21歲男子再西灣河被警員近距離以實彈擊中。警方做法惹眾怒,之後幾日均有堵路行動,警方發射多枚催淚彈驅散。部分煙味捲入商舖、食肆及住戶,當中包括韋少力的選區所在的太安樓。

韋少力沒有站在衝突最前線調停,她認爲後勤的角色同樣重要,她會留意附近有沒有便衣警員,以及呼籲居民盡快回家。並自製宣傳單張讓居民知道接觸催淚彈後的處理方法。

她慨嘆多年的警隊聲譽毀於一旦,警民合作的光景不復。她批評特首林鄭月娥沒有選擇面對人民,而是向警隊低頭,將社會對立推得更嚴重,變相助長警隊極權統治,「佢哋(年輕人)全部都有案底,又冇得升學,咁點?咪迫住一世同你對抗」。雖然沒有在政綱上寫明「五大訴求」,韋少力認爲成力獨立調查委員會是政府基本要做的。

「改善社區工作,事事親力親為」是韋少力的競選口號。投票日愈來愈近,籌備已久的韋少力表示此刻以平常心面對。平日熱愛跑步的她帶記者來到鯉景灣海皮,10月以前她起碼一週跑步一次,與街坊一起由西灣河直奔到柴灣,因爲區選的緣故,放下了這個習慣,眺一眺對岸,她笑指「我以家淨係想(區選)快啲完!」

無標題

同樣參戰鯉景灣區的還有獲現屆區議員楊斯竣鼎力支持的獨立候選人張文嵩,岑子杰出選的沙田「瀝源」尚有獨立建制派黃宇瀚。

記者:湯璧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