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環境局不如再講清講楚一點好嗎?

環境局不如再講清講楚一點好嗎?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指出「二噁英主要來自露天燒垃圾」,又指汽油彈、燃燒液體和雜物,都會釋出二噁英。局長的發言重點,是「主要」二字,正當想從局長的回應中了解更多詳細資料,我們暫時掌握不到這個結論是根據甚麼方式估算出來。

要如何評估近月多次「突發性燒垃圾」而產生二噁英狀況?環保署在2000年發表過一份《香港二噁英排放評估研究報告》,顧問對於評估因山火、意外突發的火災而產生二噁英,曾指出要確認這些來源的排放系數有一定的困難。這些火災產生的多氯二苯並二噁英(PCDD)及多氯二苯並呋喃(PCDF),要視乎燃燒現場的狀況、燃燒物是否含有氯元素(如PVC塑料)等因素。有研究曾提供一些粗略的估算,若焚燒200噸PVC塑料及500噸地毯,二噁英的釋出量約3mg I-TEQ,而焚燒600噸PVC塑料,二噁英的釋出量則約13mg I-TEQ,報告最後亦指出未來更多。

明白事理的香港人,可以包容估算仍可與實際情況有出入,但不會包容無根無據的說法。既然局長已斬釘截鐵,指露天地方焚燒垃圾是產生二噁英的主要來源,不如環境局講清楚「二噁英主要來自露天燒垃圾」這個說法,是如何估算出來的,否則只會被人批評為「政治凌駕科學/專業」。

75362445_10159413343441164_190749977335562240_n

圖片來源﹕《香港二噁英排放評估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