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11月11日,示威者響應網上號召,全港性堵路,強迫罷工,警方高層指揮錯誤地派遣交通警維持道路暢通,這本應為人群控制演變為實彈近距離射擊示威青年。被激怒的人群令全面性的抗議活動一觸即發,市內活動陷於癱瘓,甚至發生焚燒異見者的人身傷害。此時此刻大部份港人都感到心情沉重,可是越是這樣,我們便應該越冷靜,因為政治不能以仇恨解決,更不能迷失本性,總會有明天。習近平在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告的最新國策表明,香港的明天將更差。他將香港的人權、民主、自由和法治與大灣區看齊。民主只當人民願意爭取才能達至,擺在港人面前的是香港人如何自處?如何爭取?
今天的激化事件距離區議會選舉太近,選舉如期進行的機會更為渺茫。人們可能不再關心這次選舉,因為不少人相信,社會動盪將是永恆。這一想法當然不合理,可是,在短期內兩個可能性重新威脅香港。它們是:一,解放軍會否出動;二,港府會否宣布戒嚴和更大規模的實彈鎮壓。人們容易相信,防暴警察數量及武力程度不足以控制港九新界各區日夜的突擊,法治及私有產權受破壞,黑衣蒙面人不斷挑戰底線。解放軍增援反而是長痛不如短痛。
一周事件觀察
科大學生死訊觸發新一輪危機,但翌日示威活動的激烈程度比預期中低,這可能是領展閉路電視片段,特別是另一位青年跳墻的危機動作拆了部份彈藥;也可能是死訊讓示威者為自身安全提高警覺。有示威者對星期六反應感到不滿,星期日的示威活動轉趨激烈,導致八十多人被捕,但活動主要為破壞商鋪。這時出現了有女子因被警察輪姦需到伊利沙伯醫院進行流產手術和網上呼籲包圍醫院。社會運動的對象應是政府,矛頭轉向個別商業集團和醫院並不合理,它是否代表強弩之末呢?1967年的燒死香港商業電台播音員林彬貌似事件升級,實為強弩之末。
不幸的事總要發生
香港好像一位小孩子夾在兩個巨人惡戰之間,無所適從。示威者與林鄭政府似乎都沒有可代表的人物出來調停。街頭暴力不斷迴旋上升,看來永無止境,但觀乎世界各地的例子,這種形式的街頭抗爭不能持久。任何力量不能自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會被別人的方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