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浮山若夢》:山之見證

《浮山若夢》:山之見證

對有些人來說,有些日子,有些事情發生後,他以後的人生就定格在那一年。Patricio Guzman新作《浮山若夢》宣稱是最後一部電影,而主題仍然是他念茲在茲,去國離家四十六年的祖國,智利。

怎樣拍抗爭的影像?以及隨光陰逝去,當年的傷痛成為歷史,但新一波的抗爭又是現在進行式,該怎麼理解、切入?Guzman選擇以延綿國境的安第斯山脈作主題,訪問作家、藝術家、歌手,配合航拍鏡頭,神秘而壯麗的山色盡收眼底。看起來,安第斯山脈終年積雪,山中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裂縫,山體的裂縫dissolve首都聖地牙哥的地圖,再進一步dissolve去智利1978年政變的過去。

天若有眼,山若有應,人間何以至此?山是見證,見證Guzman拍好《智利之戰》後,旋即目擊政變,軍車入城。見證他被捕,與萬人驅趕到大球場內,不知下一秒生死。見證他流亡外國後,仍持續拍足足20多部與智利有關的電影。

人生有一種哀愁是,你知道那一件事情發生後,你知道自己活不成了;然而,你必須活下去,以莫大的意志支撐自己,儘管內心時常孤獨,時常想拋棄人間。拍電影是Guzman最大的意志吧?流亡在外的苦頭,和留在智利27年的導演Pablo Salas的感受,相信也是一樣。

看到那些軍人鎮壓的片段,和香港當下一模一樣。我很少會這樣在戲院失控地哭,呼吸急促、手震、幾乎止不住眼淚。不是同情,而是我懂那些痛苦。而Guzman忍受那份痛苦46年,Salas拍了27年的大小示威場面,要怎樣重看那些片段?於我,是難以想像的。

那一年後,那個國家再無青春與純真。而導演也步入無法解脫的傷痛,國家的過去與未來有分別嗎?餘音繚繞,安第斯山脈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