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在反送中運動浪潮下,區議會選舉是否如期進行仍是未知之數,在油尖旺「旺角北」有一名候選人戴上頭盔和口罩拉票及宣傳。這名蒙面人明言參選是為了搶奪資源,以區議會的物力承接反送中運動,「如果當選,會將資源帶返社區,全力用嚟支持成個運動。」
他的名字叫蕭德健,在大學做研究,多年來從事社會服務、露宿者和青年就業的學術研究。蕭德健形容,自己已是十多年前的社運人,但看到反送中運動中的年輕人的無私和勇氣時,只感到無地自容。
蕭德健在中大唸文化及宗教研究,積極參與學生運動,包括中大基層關注組和基層大學,畢業後做過民陣和民間媒體的職員。他指出,由學生運動到基層運動,「民主運動反而唔係我關注的事情」,「嗰時砌完最低工資,以為搞好基本生活條件,就可以思考理想嘅政治形態和生活,但發現政府原來有其他手段剝奪人民,結構性的施政令人民陷於恐慌狀態。」
「我自己會諗,過去搞緊嘅『運動』係真係運動,定係表個態扮下嘢呢。」
四十而不惑,蕭德健不諱言,反送中運動已打破了香港的常規和想像,尤以七一衝擊立法會尤甚,「攻入立法會讀出宣言,年輕人嘅勇敢嘗試,為香港帶來新的政治機遇。」
「其實係『贖罪券』嚟,好多人捐錢俾抗爭者、黃店、黃媒,就當做咗,選舉都係其中一樣。」說到這裡,蕭德健不禁流淚,記者一時之間未能反應過來。「我呢一代香港人,對前線抗爭者有所虧欠。」他緩緩地說。
「旺角北」曾為民主派重鎮,民主黨的吳永輝及葉樹安曾任當區區議員,經民聯黃舒明自2007年勝出後,一直連任至今。青年新政黃家俊上屆挑戰黃舒明,但僅得869票,不敵對方的1,712票。「旺角北」的選區內大多為單棟式住宅大廈和唐樓,人口流動性較高。
蕭德健承認,初時參選是為了頂住建制派,避免自動當選,但選舉工程下來,朋友和助選團給了他不少意見,「要贏囉,用區議會去承接運動。」談到這?,他突然嚴肅起來,指自己已不是十八、廿二,加上家庭及工作的關係,無法到前線支援一眾手足,而參選是能力範圍內的事「到底我哋係咪真係相信我哋所講嘅嘢,定係得把口呢?當真係要面對的時候,就縮沙定逃避呢?」
日間工作,夜晚擺街站,而對手的黃舒明則近乎零宣傳。蕭德健認為,民主派和建制派的選舉方法不同,「建制派有自己的網絡,佢哋抓住利益群組,就唔需要向街坊交代。」
在星期三的晚上,記者來到蕭德健位於上海街和旺角道交界的街站。他平日夜晚會舉辦放映會、講座,和街坊論政。縱然一身黑衣,而且戴上頭盔,但跟街坊閒談時,口罩背後依然是笑容。
這五個月來,警察的濫暴令人髮指,催淚彈成為香港人的日常。這位前社運人有點唏噓的說,在2005年參與反對世貿遊行衝突時,香港警察還不太會投擲催淚彈,示威者在衝突現場還談笑風生。
帶上頭盔、蒙面在旺角街頭宣傳,蕭德健自言,以為會被認為係「鬼」甚或是「食人血饅頭」,「但一句都冇,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說到區議會的「功能」,眾所皆知只屬法定諮詢架構,並沒有任何實權。蕭德健不認同,認為區議員擁有過億元的財政大權,「撥款下下幾十萬上落,運用得合適,其實可以好好。」
記者追問蕭德健口中的「好好」,他解釋,街坊將區議員當成社區奶媽,從而不再詢問社區事。這名外貌有點像張智霖的研究員,對社區有一番見解,指香港現時兩級區議會形同陷阱,令港人以為已有發聲渠道,「幫你表咗態。我同你講,同監警會一樣,當有大規模的結構性意見時,呢啲『法定機構』根本無法處理。」
唔相信區議會制度,但卻參選?蕭德健明言,「我唔係服務社區,我唔係社區主任。」他重申,不相信所謂的代議士「乜都識」,「有事要搵邊個個?我會講,街坊各有不同的能力,應該一起去解決同處理,唔可以假手於人。」
記者:麥馬高
攝影:梁筱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