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編輯所擬。
香港終於出現較大篇幅的全球熱化危機報導,而且排在《明報》網站熱門文章的首位。這些講了十多二十年的警告,過去一直被視為環保L的善意提醒,今日突然間發現水位上升可能會淹浸自己仲要供30年的「臨海豪宅」,逼着我們接受香港和全球都已進入氣候災難時代,福地不再。
可惜全篇報導只有香港如何適應(adaptation)海水上升和極端天氣的角度,建議花錢起更闊的排洪渠和防波牆,卻沒有提及減緩(mitigation)全球熱化和海水上升的重要性。後者正是公眾目前最需要突破的「認知缺口」:人類活動導致全球熱化、三極溶冰(南極、北極和高山)、海水上升、風暴加劇,人類要在未來十年大幅減少能源消耗,減少一半溫室氣體排放,才有可能減慢全球熱化至可控程度。這不是回收垃圾就可解決的問題,必須由全球各國由政府到民間自願壓抑能源消耗,並進行徹底的能源轉營才可達致,但香港的環境教育一直逃避(特區政府夏天推出的2050減碳諮詢,已無聲無色結束,雷聲小雨點更小),本地年輕人對危機沒感覺,之前出來示威的絕大部分是講英文的國際學校學生。
這幾個月,印尼、伊拉克、黎巴嫩、香港和智利等地都爆發了爭取政治和經濟權利的鬥爭,另一邊廂歐美的民眾則發起了抗議政經領袖對全球熱化不作為的「反抗滅絕示威」(extinction rebellion)。後者是想「救地球」但欲救無從;前者是要救自己的地方,但如果環境崩潰令全球秩序大亂,就算自救成功很快也要面對新的災難,新的災難還會激起新一輪更廣泛的抗爭甚至武裝衝突。現代化(特別是資本主義經濟秩序)已令人類處身於此不能自拔的惡性循環。
對於全球熱化,不少大國領袖也採取視而不見或混水摸魚的態度,例如香港議題對特朗普政府來說,除了配合到抗衡中國的大戰略,也可以是轉移國民視線離開巴西亞馬遜森林縱火及其他環境災難的好理由。俄羅斯森林在剛過去的夏天也發生前所未見的森林大火,但政府更有興趣盤算如何在北極溶冰後把握新的經濟機會。中國也會把握氣候災難,向世界展示數碼極權統治是亂世中維穩的最佳統治模式。
回到香港,有團體計劃響應號召,在11月29日發起罷課抗議政府漠視氣候危機。不知有冇可能動員到擔心層樓被水淹的「準苦主」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