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群香港中文大學及海外的公共衞生及化學系研究員,公共衞生研究社
關於清理催淚氣體殘留物的資料(Information on handling indoor environment tear gas contamination)
施放催淚氣體後,空氣中的煙霧微粒和催淚物質有機會擴散至附近住宅、商戶及其他室內空間。催淚氣體會沿著地面聚集在通氣不良,低窪或狹窄的地區,市民應把受污染的室內空間在居住或逗留前進行徹底的清潔 [1]。 學術界對如何處理室內催類氣體污染未有明確指引。筆者搜集不同的文獻,嘗試整理有關清除催類氣體殘留物的資訊供大眾參考。數份源自外國清理商的指引包括以下建議:
減少暴露於催淚氣體的即時方法:
- 關閉空調或冷暖空調 [1,2,3]。
- 關閉窗戶及其他通風/抽氣來源。
- 請勿打開冰箱以減低食物接觸催淚氣體的風險。
- 應儘快更換曾接觸催淚氣體的衣物。
- 需要時,用生理鹽水清洗眼睛。
- 如感到不適,應立即帶同所有人(包括動物)離開受污染處,並到安全地方暫避 [4]。
清除催淚氣體殘留物的善後方法:
清除催淚氣體殘留物的主要原則是防止催淚物質再次進一步擴散於空氣之中。
- 由上而下並有系統性地清潔,以免清潔過的地方再次受污染 [3,5]。注意天花,內牆和角落亦可能受到污染。
- 用空氣過濾性口罩,一次性乳膠/橡膠手套,防護眼鏡,保護性外衣等等來遮蓋眼睛和皮膚 [1,2,3]。接觸催淚物質後,請用番梘和清水徹底清潔皮膚。
- 使用混合鹼性水溶液 (以 1:100 的比例用水稀釋小蘇打粉 (如 5 克/ 1 茶匙小蘇打粉: 500 毫升水))噴濕所有曾暴露在催淚氣體的物品上 [1,3,6],先用濕抹布或拖把擦拭 [1],再用清潔剷或番梘水擦拭。不要使用其他酸性清潔劑。
- 在整個清潔過程中,請打開門,窗和風扇,並盡量制造單向式的空氣流動 [3]。
- 不要使用普通吸塵機,掃把或刷子打掃,以免重新揚起大量催類氣體微粒 [1,3,7] 。最好使用高效空氣過濾(HEPA)或超低穿透空氣過濾(ULPA)吸塵機去除殘餘催淚物質 (可參考 Blake [1988], 第 7-8 頁) ;但若沒有此設備則可跳過此步。
- 盡可能丟棄曾暴露於催淚氣體的食物(包括包裝食物)及個人衛生品(如牙刷,番梘,衛生紙等) [3] – 尤其供兒童,長者或長期病患者所用的。
- 輕微受污染的衣物可自行雙重清洗,但需要和沒受污染的衣服分開清洗 [3]。請通知清潔衣物的人衣服受污染。
- 受嚴重污染物品須放入雙重垃圾袋裡並把垃圾袋綁好後棄置 [3]。
- 應更換空調的隔塵網以免再次污染,尤其是曾在施放催淚煙時運作的空調。 通風測試:如果空調開啟後 15-20 分鐘都沒有感覺到催淚氣體殘的影響,通風系統應該已清潔乾淨 [7]。
- 清潔完成後,應把曾使用過的清潔物品放到混合鹼性水溶液中進行清潔,並分開存放以作將來再有機會清除催淚氣體殘留物時使用。而使用過的一次性清潔物品(如手套和抹布),應妥善包妥後才棄置。
注意事項:
- 多孔材料如布料,紙張和木製家俱較容易吸收催淚氣體的殘留物質,可能無法完全清除 [3,7] 。
- 若你感到不適,請立即停止處理,並向醫護人員求助。
- 不要使用空氣清新劑,香水或除臭噴霧遮蓋催淚氣體的氣味 [3]。
- 如果發生火災,請使用乾化學品,二氧化碳或灑水 [2],並立即致電消防部門緊急熱線(2723-2233)[8]。
- 如您未能自行清理污染,請向香港消防處及環境保護署求助 [8]。
- 店舖應記錄下受污染的證據 [5] 並將所有棄置的貨物以作將來庫存記錄。如有需要,請與保險公司,食物及衞生局,食物安全中心和其他相關利益攸關方聯絡 [3]。
接觸催淚氣體能導致眼睛疼痛、胸口作悶、喉嚨痛、咳嗽,呼吸困難和皮膚灼痛 [4] ,而催淚氣體的殘留物同樣為健康帶來一定的風險。催淚氣體的殘留物能導致眼睛及皮膚發炎、上呼吸道和鼻竇問題 [1,9]。在外國曾有因受催淚氣體污染者的衣服,皮膚,頭髮令急症室的醫護人員受到二次污染的例子 [9]。在蘇格蘭的文獻中,約 60% (21/34名員工) 的零售業員工在接觸過曾暴露於催淚氣體的家俱後,出現了痕癢、流鼻水、流眼水、以及面部,手部和喉嚨出現灼痛的症狀 [10,11]。如市民懷疑室內被催淚氣體污染,請儘快進行清潔。
免責聲明:本文及其包含的所有資料(以下簡稱「資料」)僅供參考。作者搜集不同的文獻,嘗試整理清除催類氣體殘留物的指引,但並不保證這些資料全面或準確,亦不能保證此指引已覆蓋所有現存的文獻。作者並未對這些資料做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或陳述,而每位作者就此明確聲明他們沒有及不會就有關任何信息作出任何隱含保證(包括但不限於對原創性,準確性,及時性,非侵權性,完整性和適用性的任何隱含保證)。
在法律許可的最大範圍內,作者不會對因任何原因引起的任何直接、間接、相應引致的和/或任何其他損害,損失和/或損傷負責。作爲信息的用戶,您必需自行承擔使用信息或允許對信息進行任何使用的全部風險。如您有任何疑慮如您未能自行清理污染,請向香港消防處及環境保護署尋求協助。
參考資料:
SpauldingDecon (2017). What Should the Plan be for Removing Tear Gas Residue?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2011). Chloroacetophenoe (CN): Riot Control/Tear Agent.
Dennis Blake. (1988). Tear Gas - Decontamination Procedures.
Schep LJ, Slaughter RJ, McBride DI. (2015). Riot control agents: the tear gases CN, CS and OC—a medical review. Journal of the Royal Army Medical Corps. 161:94-99.
Aftermath Services. (2018). A Plan For Removing Tear Gas Residue. Cleaning & Maintenance Management.
Committee on Acute Exposure Guideline Levels; Committee on Toxicology; Board on Environmental Studies and Toxicology; Division on Earth and Life Studie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Acute Exposure Guideline Levels for Selected Airborne Chemicals: Volume 16.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US); 2014 Mar 21. 7, Tear Gas (CS)
11thhourclena (2017). 10 Steps to Illustrate the Process of a Tear Gas Cleanup.
環境保護署。(2019). 解決污染方案。
Horton, D. K., Burgess, P., Rossiterm S., Kaye, W. E. (2005). Secondary Contamination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Personnel from o-Chlorobenzylidene Malononitrile Exposure, 2002, Ann Emerg Med, 45: 655-658
Steven M. Hankin & Colin N. Ramsay. (2007). Investigation of accidental secondary exposure to CS agent, Clinical Toxicology, 45:4, 409-411, DOI: 10.1080/15563650701285438
Dimitroglou et al. (2015). Exposure to the Riot Control Agent CS and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