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專家陳英凝教授等在 The Lancet 的文章談催淚彈的問題,引述了一項外國過往的系統研究,包含接觸過催淚彈的 5910 人,有兩人死亡、另有五十八人有永久傷殘 (失明、腦創傷變植物人、折肢)、精神創傷、創傷後症候群、持續呼吸不適如哮喘、長期皮膚疾患等。但目前於市區應用催淚彈的長期後遺症、致癌性、環境影響,皆缺乏長期的研究數據。該文章促請香港特區政府,應檢討於人煙稠密地區,是否適合採用催淚彈去控制人群及動亂,並應研究催淚彈相關的健康及長期環境影響的監察。
今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卻在未有仔細研究下就否定了長期影響,甚麼說因為催淚煙粒子比空氣重,擴散範圍有限,並已有清潔、解毒的指引。
然而,星期日前於清真寺門口中了藍水化武的 Mohan Chuagani,今早就在電台上說,「公共醫院處理方法因沒有指引非常混亂,叫他在戶外石地上沖身,如同難民營。全身連衣服濕透之後眼睛仍然睜不開,告知醫生,醫生叫護士幫他洗洗眼,派了一些基本藥膏便叫他回家。」
筆者作為後後後方的醫療支援者,都接收了多宗的催淚彈後遺症,有出街時忘記關窗而催淚彈入屋濕疹爆發,有六月中開始持續咳嗽、腹瀉多月,有反覆多星期的頭痛欲裂,而最近一宗,是今星期日在尖沙咀二十樓以上的家中,因打開窗戶看街上情況,兩母女都立即咳嗽、呼吸困難 (原來催淚毒煙可以輕飄飄向上擴散!) 而這些個案,都是不敢向公立醫生求醫,或是到公立醫院或私家醫生求醫時都不敢說是催淚彈所傷的,他們有些是抗爭者,有些是和理非和遊行者,有些完全沒有上街、沒有熱衷政治、只是留在家裡的市民。
究竟催淚彈有多少的環境及健康影響?全世界都沒試過大規模、在人煙稠密市區、持續多月的每周催淚彈放題,香港公共衛生專家,實在很有條件在這方面研究成為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