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NBA事件或將成美國舉國反華的序幕

NBA事件或將成美國舉國反華的序幕

因NBA球隊候斯頓火箭總經理莫里(Daryl Morey)撐香港言論而鬧出的風波,並未因中國政府欲淡化事件而緩和,日前湖人隊球星勒邦占士於Tweeter上發表「莫利撐港或因被誤導」的言論,又將事件再炒熱。土耳其籍賽爾特人隊中鋒簡達以「自由須付代價」作回應,美國參議院賀行更斥責占士的言論為垃圾。中國官方在當初聲色俱厲去嚴詞譴責莫利支持香港言論,並恐嚇封殺NBA時,似乎並不知悉NBA在美國文化政治上的重要性。他們並不知道,是次事件等於刺傷了美國民族的尊嚴。因此,即使中國政府現時已表明會容許於國內繼續轉播NBA賽事,但之前的一連串強硬舉動,等於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除非香港問題徹底解決,否則以後美國反華行動將連綿不絕。

表面上,美國社會之所以會對中國封殺NBA有如此大的反應,是因為自由主義,是美國立國之本,妨礙美國人自由發表言論,等於挑戰美國的主流價值。衰仔樂園的「道歉」聲明,最能突顯此點。該聲明指他們愛錢過於民主自由,其實即是等同華人說自己為錢可以背叛祖宗,旨在暗諷NBA為錢居然可以違背美國的核心價值。但更深層次的,是美國籃球為美國雄霸全球的圖騰,挑戰NBA,在不少美國人心中,等於挑戰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

美國有所謂四大聯盟,即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國家冰球聯盟(NHL)及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MLS),它們是美國收益最龐大,觀眾人數最多的體育賽事。可是,只有籃球,才是美國霸主地位的代表。固然,籃球發源於美國,被美國人視為國技,而籃球雖貴為世界第二普及的球類活動,僅次於足球,但美國仍能長期雄霸國際籃球賽事,美國國家籃球隊更曾於1936至1972,創下連續36年奧運會賽事上63場不敗紀錄,確實令美國人感到驕傲。然而,籃球之能化身成為美國強權的圖騰,實源於美蘇在冷戰時代的籃球對決。

1972的奧運籃球決賽,因壓哨前一次極具爭議的裁決,美國國家籃球隊迎來史上第一場奧運賽事的敗仗,以50比51敗給蘇聯。美國人到現在仍不服當日球證的裁決,指他被蘇聯收買,參賽的美國隊成員至今亦仍拒絕領取該屆賽事的銀牌。另一方面,蘇聯則大肆吹捧嬴得金牌的籃球隊,並視此為社會主義制度勝過資本主義的象徵,令美國人面目無光。這次美國籃球隊的挫敗,跟美軍深陷越戰的泥沼,均是當時美國處於中蘇冷戰下風的象徵。

16年後,美蘇兩國的國家籃球隊再次於奧運會碰頭,美國隊又再敗陣。這次,美國方面歸咎蘇聯方面不遵守職業球員不得參與奧運籃球賽的規定,所派出的球員表面上另有正職,實質皆是全職球員。因此,美方向國際籃總(FIBA)施壓,終獲准許派出職業的NBA選手出席奧運。於4年後的巴塞隆納奧運會,由米高佐敦等一眾殿堂級的NBA球星組成的夢幻隊,於賽事中所向披靡,以平均每場勝44分的紀錄,贏得金牌,而夢幻隊亦搖身一變,成了美國作為後冷戰時代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象徵。

當年蘇聯雖勝之不武,但仍是在球場上以真功夫與美國籃球較量,卻已經令美國人對其恨之入骨:今日中國國家籃球隊沒有能力在場上擊敗美國,反而冀圖以金錢來折服美國,美國人對中國的仇恨自然更甚於當年對蘇聯之恨。如是者,今次事件或會成為中美關係的轉捩點。須知道,美國民調一直顯示民眾反對向中國開展貿易戰者多於支持者;而直至八月,亦只有24%的美國民眾視中國為頭號安全威脅。

由此可見,中國在一般美國民眾心目中,仍未算是一個要被置諸死地的敵人,頂多只是個良性競爭對手。究其原因,在於一連串所謂的中國威脅理論,只停留在精英階層發酵,並未於普羅民眾間有多大影響。很多美國人根本不會關心國際政治,但對NBA賽事,卻高度關注。故此,今次NBA事件為中國建立的一個極壞的形象,其「入屋」程度,遠超一群專家學者及政治人物對中國的批評上千倍。

中國近年極為注重建立自己的軟實力,政府花了不計其數的錢,透過各種流行文化的途徑,去打造一個為各個民眾所接受的良好形象。因此,北京當局在事前理應很清楚,NBA作為美國最受歡迎的體育聯賽,封殺NBA,將會挑動美國人的民族情緒,最終令事件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演變成一波席捲全美的反華浪潮。

那為何中國政府採取了前倨後恭的態度,先嚴詞批評NBA不顧中國人民感情,並揚言不允許於中國轉播來季NBA賽事;後又採取較溫和態度,表示會持包容開放態度對待事件?其實,事件跟中國官方近年經常嚴重誤判海外形勢,包括香港及台灣事務,以致推出一大堆不顧人家感受的政策,國際形象遂江河日下,根本如出一轍。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一件往事。當日本侵華之初,即使美國傳媒大肆報導日軍的殘暴,及刊登大堆文章分析日本侵華如何影響美國在亞太區的利益,美國人仍無動於衷,認為國家應堅守孤立主義,不應介入中日衝突,很多民眾甚至對日本侵華表示支持。直至,1937年12月,美國生活雜誌刊登了一張相片,內容是一名中國嬰孩,在被日軍炸得變成頹垣敗瓦的火車站內淘哭。此照片一出,美國舉國為之動容,美國人首次感受到日軍的殘暴,及中國人民的苦痛。民意隨之開始逆轉,最終令美國國會同意全面制裁日本,逼日本走上偷襲珍珠港之路。

此事證明,一件「入屋」及令民眾感同身受的媒體事件,影響力遠超千萬篇冷冰冰的新聞報導,或過於理性的分析文章。如果中國政府不盡快以柔性方式妥善處理香港的抗爭運動,使美國民眾對中國改觀,參眾兩院通過《香港民主及人權法案》只不過是開始,今後美國社會或會遂漸達成共識,要全力圍堵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