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群關注環保的街坊,現促請各位候選人正視社區減廢問題,並納入重點政綱。
據我們觀察,現時社區減廢正面臨以下困局:
1. 社區廢物處理政策及設施嚴重落伍
無論是市區內垃圾站、街頭橙桶或者鄉郊垃圾站(包括石屋站,高身大黑桶站)都無法追上人口和社經發展,街道垃圾堆積如山日日如是,衍生即時衛生問題。但署方及、區議員、市民一直以「加緊清理垃圾阻街」之短期思維應付,忽略源頭減廢,完全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 回收信心危機
回收是減廢重要一環。政府及私苑三色桶「假回收」醜聞百出,部份市民把垃圾混入回收物;環保署設立的「綠在區區」回收設施,地點遠離民居,*而且回收物種類不夠廣泛,例如發泡膠、紙包飲品盒及廚餘*,乏善足陳,不但浪費公帑,而且令有心減廢的市民卻步。當務之急是重建可靠和切合社區需要的回收系統,挽回民間回收動力。
以上兩者是全港性問題,無人能獨善其身。兩者直接關係到堆填區即將爆滿,及更切身民生的垃圾徵費。長遠而言,更增添了了擴建堆填區至郊野公園範圍的壓力,剝削下一代和生態共享大自然的權利。
就此,不是垃圾站予區議員之建議如下:
1. 責成物管與法團加強監察,確保私人屋苑「真回收」,並增加回收物種類例如發泡膠、紙包飲品盒等等。
2. 推動食環署改革外判制度,提升清潔工待遇,包括改善工友工作環境、薪金及權益。例如食環署定期檢視工友薪金、個人及施工裝備和工作環境安全。並加強執法,禁止非法傾倒泥頭及棄置大型垃圾於垃圾桶旁、避免清潔工需落手處理一般垃圾以外的棄物,保障職業安全。
3. 推動改革垃圾站成為「社區資源共享中心」,令可重用資源如二手物件能直接在社區循環共享,以及提供專業回收分類操作空間。鼓勵並協助市民及持份者融入參與改革過程,促進源頭減廢,取代失效的口號式教育。
4. 組織本地回收場參觀團,讓市民了解回收物處理實況。
5. 協助當區食肆商戶和屋苑實行廚餘回收。推動鄉郊居民農夫連結,讓有機物資(廚餘/落葉)重回土壤,養育本地農產,達至城鄉共生
6. 區議員身體力行,營造綠色辦公室。如採用環保紙、減少耗電、回收辦公室資源、設立資源共享閣等等。
謹此希望各候選人將建議納入政綱!
「減廢」兩個字似乎太離地,曾經有候選人明言:「香港人不關心這範疇,我們亦未必放入重點政綱。」相信這也是普羅大眾的看法。各界一直奉行眼不見為淨的思維,以極高效率把垃圾掃離視線,卻忽略「乾淨」背後的巨大社會成本(包括下一代的生存空間及資源運用)。新一屆區議會需要視野更遠、更走入群眾、更了解民生需要的代議士,也許大眾忽略減廢,卻正正就需要的代議士展示前瞻及勇氣、帶領社區走出困局的時刻。
祝各位順利!
全港不是垃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