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東北計劃前廳 周錦豪盼聯和墟「城鄉共生」

東北計劃前廳 周錦豪盼聯和墟「城鄉共生」

(獨媒特約報導)規模宏大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粉嶺北發展區的「前廳」,便是聯和墟。聯和墟緊貼粉嶺北發展計劃範圍,一條馬路之隔便是馬屎埔村。周錦豪上週選擇與其他在北區參選的素人,在馬寶寶社區農場宣布參選。

周錦豪於居住聯和墟超過20年,在職工盟擔任了五年勞工幹事。今年,他決定參選自己居住的社區「聯和墟」,挑戰民建聯的現任區議員曾興隆。

他最希望保留的,是這種社區規劃上的「城鄉共生」。周錦豪認為近年香港政府重視「發展」,把「覓地建樓」 掛在口邊,但將從前傳承下來的城市規劃智慧不斷抹掉,「城鄕共生」在香港漸漸消失。

聯和墟本來亦是一個繁盛的墟市,周錦豪自小在聯和墟長大,對聯和墟最大的記憶,就是跟兄長及朋友一同在區內玩耍,到訪不同小店嚐鮮的歲月,老店如群記豬手、當時的新店「大蕃薯」亦出現在他的童年回憶之中。及後他高中到外國留學,學成回到聯和墟時,發現不少童年時蹓連的店鋪均一一結業。

他表示,自己返港後第一次跑到曾任職暑假工的茶餐廳探望老員工,可惜到訪時才發現茶餐廳早已結業,那是他第一次餐飲業的經驗,午市面對的,都是一班雄糾糾、在附近工作的男士,他們趕時間,要盡快回工廠工作,「好chur、又好趕」。

周錦豪在讀書期間一直留在英國,2012年反國教及香港電視發牌事件,令他開始關注香港發生的事。他大學讀社會學,每逢暑假都會回港參加七一遊行。畢業之後,碰巧香港爆發雨傘運動,周錦豪笑稱自己當時是「全職廢青」,每日睡醒便前往金鐘佔領區。後來因緣際會加入職工盟,一做五年。他認為工人作為社會上其中一個大的群體,常常遭到社會制度的壓迫。他期望透過參選幫助社區之外,更希望幫助一眾基層工人。

DSC08041

聯和墟居民關心區議會,亦非始於「反送中運動」,去年北區區議會計劃興建連接粉嶺火車站至聯和墟的行人天橋,造價料逾億,引起居民極大關注,關注的年青人更組成「聯和匯聚」跟進天橋。周錦豪批評,當區區議員民建聯、曾興隆與當區居民的溝通嚴重不足,僅透過法團諮詢便聲稱自己掌握了九成民意支持興建天橋,實屬失職。

「聯和匯聚」成員Mavis批評,北區區議會長期被建制派壟斷,今年2月,民主派議員曾在區議會動議討論《逃犯條例》,議案被一班建制派議員所否決,「連討論都無法容納。」Mavis亦認為,發展的同時亦保留聯和墟舊有特色。

周錦豪曾在北區不同的地區生活,但表示最喜歡「聯和墟比較悠閒」 的生活氣氛,不希望聯和墟成為另一個上水或石湖墟——受自由行、水貨客影響,居民熟悉的老店被大規模取代,街上滿地行李箱及拆貨活動。 

記者:陳詠霖
攝影:黃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