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由當選區議員嘅第一日,我已經諗緊點樣交棒畀後生仔。」47歲的譚駿賢為工黨成員,2015年當選為屯門友愛北區議員。相比大部份屯門區議員,他也算得上是「年青」。在上月屯門區議會大會中,譚駿賢提出改革區議會的動議,卻被多名建制派議員否決,更被「雙料議員」何君堯嘲諷「屙尿都無力」。譚駿賢不但沒有感到氣憤,反而十分認同何的說法,「我哋老喇,有人更連任過10屆,做完一屆又一屆,好多區議員已經唔會認真思考問題,佢哋係唔會打破到現狀,區議會需要新嘅力量。」
支持年輕人出戰區選 打破議會悶局
初次令譚駿賢對年輕人深有體會的是在2014年雨傘運動中,他十分欣賞年青人的創意和堅毅,而近月來的反送中運動更令他大開眼界。由自發聯署、自製文宣、 開啟G20眾籌國際線、創作感動人心的《願榮光歸香港》等,抗爭手法變得豐富。年青人所實踐的事令他看到破格的空間。
反觀屯門區議會,譚駿賢當選短短三年半,便已看過很多荒謬的事。如在屯門區議會的財委會中,鮮有認真談及影響全屯門的規劃問題,雀躍程度不如討論新年利是及月曆的封面設計。又有如居民提出屯門公園噪音問題足足16年,訴求到現時仍然未能實現。雖然屯門區議會無能,但譚駿賢認為年輕的有志之士必須堅持寸土必爭,才能打破舊有的約束,「今次有30萬人新登記做選民,見到年青人對香港有諗法,係時候要交比後生,佢哋要挑戰保皇黨都真係夠揪㗎!」
加入工黨走進社區 實踐傘運未竟之志
三年半前已萌生了這個念頭,譚駿賢坐言起行,致電給當時還是大學生的林明恩和林健翔,邀請他們加入團隊「邊做邊學」。林明恩和林健翔在屯門長大,在友愛邨就讀同一所中學,高中時期一起修讀歷史科,更一同參選中學學生會。升讀大學時雖分道揚鑣,但在2014年雨傘運動發生佔領的一星期後,二人決定脫離同溫層,一同走到屯門杯渡輕鐵站的高架天橋下派發單張,解釋何為「人大8.31落閘」,卻被大量「藍絲街坊」圍攻。「無人過嚟幫手,我哋畀好多個人指住個鼻嚟鬧『廢青』、『搞亂香港經濟』」,林明恩憶述當時無法向市民解釋為甚麼學生要走上街頭,感到十分無助。
雨傘運動暫告一段落,很多人感到灰心喪志選擇放棄,林明恩和林健翔卻沒有忘記天橋下那一幕。2015年在工黨實習過後,認識了譚駿賢和工黨「分配公義」的理念,他們便加入工黨,以社區幹事身份走進友愛南、友愛北,希望延續2014年未竟之志。在深耕細作的同時,宣揚他們所相信的價值。現時,譚駿賢把區內事務逐漸轉交給林明恩和林健翔,當中大部份為個案處理的工作。
政治民生不可分割 :較個電視台都係政治
公屋邨的日常個案鎖碎且繁忙,日常的工作不少得要為長者申請長者卡、填寫海量的政府津貼申請表、為離婚個案尋求法律援助,遇見的個案數之不盡。
有幸遇到譚駿賢,在處理個案的以外,林明恩和林健翔有較大的自由度工作。在反送中運動期間,他們多次聯同區內的年青人,宣傳6月兩次大型遊行、8月5日三罷行動、舉辦恆常放映會和修復連儂牆活動。當遇上政治意識較低的居民求助時,便要令他們了解問題源於政府不是由市民投票選出,無須市民負責,政策失誤最後的惡果便由市民承受。林健翔指「小事到好似鐵閘、水管生鏽,房署都唔會幫手,我哋就一腳踢搵朋友義務維修,同時要講返畀求街坊知,點解搵政府整條喉都搞唔掂。」
最近,他們亦熱衷於上門為街坊搜台,為長者的電視加入ViuTV、香港電台等頻道,避免街坊在觀看電視時只接收「紅色資訊」。
去年底友愛街市外判商轉手事件正反映政府視民意為無物,當時林明恩和林健翔收到友愛街市商戶求助,指外判商「基匯資本」要求商戶配合街市的裝修工程,僅給半年時間予商戶清空舖位。同時,街坊擔心在裝修工程後,舊商戶將無法負擔上漲的舖租而結業。經過多次與商戶會面後,十多個商戶決定發起聯署,並走到政府總部請願。林明恩指,過程中有不少街坊作出了改變,「由只係關心自己野,到肯聽人講野嘅過程,會見到改變係要由關心身邊嘅人同事開始」。最後,街坊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爭取「暫緩」收回街市舖位,林明恩指「要自己爭取過先會明白有呢個權利嘅可貴之處。」
民主派淪議會弱勢 「就算失望 不能絕望」
兩人在友愛邨工作了整整三年,林健翔指過程有其痛苦之處,「真係要日日喺條邨到磨,日日都要同唔同立場嘅街坊對話,真係將抗爭日常化。」社會的變革力量沉寂近四年,無法預計會爆發一輪反送中運動,林明恩表示,「而家都會好緊張咁睇住直播,好擔心大家嘅安危,而我哋揀咗呢條路,就要繼續喺社區盡力做支援。」
屯門區議會30個議席當中,僅有8名為民主派議員,不少建制派議員已植根社區十多年,網民發起的「白區運動」的力量能否阻止建制派當選仍是未知之數。對於改革屯門區議會需要過半數的席議,兩人不抱有樂觀的心態,林明恩表示由雨傘運動、修改議事規則、褫奪立法會議員議席到現在,「香港人都係喺絕望中見到少少希望,我哋就會一直行落去!」
記者:黃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