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環團促設1,120公頃紅花嶺郊野公園 保護易危大草鶯生境

環團促設1,120公頃紅花嶺郊野公園 保護易危大草鶯生境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於2017年《施政報告》宣佈將成立紅花嶺郊野公園,面積約為500公頃。16個環保團體發表聯合聲明,要求盡快落成紅花嶺郊野公園,並建議將佔地範圍增至1,120公頃,為紅花嶺的生態環境提供最合適的保護和管理。

聯署的16個環保團體包括長春社、創建香港、綠色力量、香港觀鳥會、香港鄉郊基金和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學會、香港大學學生會理學會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會、香港地球之友、海下之友有限公司、綠領行動、綠色和平、環保觸覺、Hong Kong Outdoors、島嶼活力行動及西貢護牛天使。

21_ProposedRNCP_chi
環團建議的1,120公頃紅花嶺郊野公園界線。(團體提供圖片)

紅花嶺位於新界北邊陲,鄰近沙頭角邊境,北面向深圳梧桐山,東面近沙頭角海。環團指出,早於1993年及2008年,規劃署的「全港發展策略檢討」和「邊境禁區土地規劃研究」已分別提出設立紅花嶺郊野公園,確立紅花嶺的保育價值,其後更納入2017年《施政報告》,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2018年亦表明制訂紅花嶺郊野公園的工作正在進行中。環團表示計劃拖延26年,期望能盡快落成,以盡早管理和保護生態環境。

1_RobinsNest_1_CA
紅花嶺(圖:長春社)

紅花嶺保育價值高 屬中港兩地生態走廊

香港觀鳥會高級保育主任胡明川指出,紅花嶺的先天自然環境,是不少野生動物良好的棲息地,在北面有兩個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以保護本地分佈極窄的斯氏波魚和蝙蝠羣;位於南面的高地草原,則有全球只有約1,000至1,500隻、屬全球易危的大草鶯。香港的大草鶯數量為490隻,被判斷為有穩定繁殖紀錄,本地大草鶯族群數量對全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胡指,大草鶯族群居住在高地草原,擁有高地草原的大東山、飛鵝山已設立郊野公園,但紅花嶺仍未納入郊野公園範圍,為了保護大草鶯,需要擴大紅花嶺郊野公園的範圍。

11_ChineseGrassbird_MatthewKwan_HKBWS
紅花嶺是易危大草鶯的重要生境。(圖:Matthew Kwan)

綠色力量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指出,綠色力量在2012至2018年於沙頭角進行蝴蝶普查,期間在紅花嶺的東北面紀錄了174種蝴蝶,當中23種為「非常稀有」,26種為「稀有」,而紅花嶺的東北面佔全港蝴蝶總數的73%。以朴喙蝶(Libythea Celtics) 為例,在2015年首次在沙頭角被發現,便成為香港首個記錄。

19_朴喙蝶_Libythea celtis_許鎮東
朴喙蝶於2015年在沙頭角被發現,為香港首個記錄。(圖:許鎮東)

綠色力量總監鄭睦奇表示,紅花嶺位於深圳梧桐山森林公園和八仙嶺郊野公園的中間,在內地與香港的生態走廊上具在戰略性的地位,倘若範圍擴大,可使哺乳類動物、鳥類、兩棲類動物,形成良好生態聯繫,提供穩定的生態環境,能夠保持一定數目,與現行香港政府的《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目標一致。

5_MacIntosh Fort Kong Shan_CA
二級歷史建築麥景陶碉堡。(圖:長春社)

多歷史遺址 見證邊防、礦業歷史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表示,紅花嶺一帶擁有不少本地歷史文化遺產,例如屬二級歷史建築的麥景陶碉堡,以往用作監察非法移民入境,而附近的設施、機槍堡等,亦於二十世紀有防衛作用,顯見紅花嶺在邊防和控制非法移民的重要角色。此外,吳指蓮麻坑的鉛礦遺址,見證香港礦業歷史,而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蓮麻坑古橋、葉氏宗祠和官氏宗祠等更是香港歷史的重要遺物。

6_LinMaHangLeadMine_CA
蓮麻坑礦洞。(圖:長春社)

擬建範圍95%為政府用地

吳希文指出,是次建議的1,120公頃用地當中,95%為政府用地,政府較易進行規劃,可減少以往因使用私人地引起的爭議。吳強烈要求漁農自然護理署考慮建議,並根據「指定郊野公園的原則及準則(2011)」擬定紅花嶺郊野公園的界線。根據該準則,保育價值、康樂發展潛力、景觀及美觀價值為制定郊野公園的三大重要元素及固有準則,即使某地點包含私人土地,當局也不可機械式地視之為不把該地點納入郊野公園的決定性因素。

參與聯署的環團已於5月10日向漁護署遞交聯合聲明,署方回覆指會仔細檢討。

記者:吳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