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人地刊物﹒我地刊物》社區報展覽 重拾對社區的觀察與好奇

《人地刊物﹒我地刊物》社區報展覽  重拾對社區的觀察與好奇

(獨媒特約報導)由民間自發編採的社區報近年遍地開花,成為社會大眾了解社區生活及監察社區發展的新渠道。日本同樣有以連結地區為主的報刊雜誌,當中與香港的社區報有甚麼分別?有甚麼地方值得我們參考?答案或許可以在香港故事館所舉行的「人地刊物﹒我地刊物」展覽中找到。

藝術家王天仁是「人地刊物﹒我地刊物」展覽的「始作俑者」,因展覽源自於他在台灣看到的一本書—《進擊的日本地方刊物》。書本介紹了11份不同性質的日本地區刊物,「好有趣喎,點解會有出版社願意出呢啲書?」他於是在網上搜尋了行人出版社的資料,得悉台灣正舉辦有關日本地區刊物的展覽和分享會,便「膽粗粗」電郵在香港展覽的請求,而意想不到的是很快就得到對方答允。

_DSC0220
王天仁

社區報凌散 收集困難

王天仁認為,日本的地方刊物與香港的社區報都是一脈相承,可以互相借鑑,於是便邀請艺鵠合作,希望展覽可以分別於港島及九龍區展出。籌備時間雖然倉卒,但王天仁卻認為過程很有趣。他發覺香港的社區報很凌散,「你又在做,佢又在做,但當要收集起來就十分困難。」即使成功從朋友手中借來,又發現社區報斷斷續續,可能只就某一件事、某個時空發刊幾期,然後就突然消失了。幸好最終得設計師毛灼然出手相助,借出自己所收集的日本及台灣免費刊物;並邀請了免費設計雜誌RMM (Readymade Magazine)的團隊分享出版經驗,才造就了第一回在深水埗合舍的展覽。

展覽之後至灣仔艺鵠續辦,負責策劃艺鵠部分展覽的阿洋亦有四處搜集社區報的經歷,「幸好找到兩位朋友,他們收集了極多社區報,好Surprise」。阿洋希望展出全港18區的社區報,以顯示香港社區報的整體面貌。《屯們誌》、《大坑東之聲》、《太平山報》、甚至離島區的《點點長洲》也找到,「一儲之下就愈來愈多,很幸運」,美中不足的是欠缺了東區的社區報。

人地刊物與我地刊物

日本的地區刊物與香港的社區報究竟有甚麼分別?王天仁就認為日本的地區刊物有較高的美學觀念,在排版及設計上都有一定水準。反觀,香港社區報則喜愛運用卡通漫畫插圖和即興手繪字,各有特色。他指,香港的社區報受制於地區細小,加上同質性與人口流動性高,人們很少會對其他地區感到好奇,「今年住鰂魚涌,明年可以因為加租搬到元朗」,「社會的生存形態令我們很難與社區聯繫起來」。

_DSC0217
阿洋

阿洋則認為,基於日本先天的社會組合構成,令社區報在當地有很大需求。他指,日本的地區老化問題嚴重,社區報其實是老年人及小社區接觸外界資訊的一個重要媒介。在內容取材上,亦較著重於社區營造及資訊交流,「他們不是辦地區報如此簡單,而是著重能否與人連結起來?可不可以一起去編輯?」,「製作的過程比成果更緊要。」反觀香港報紙已有一定傳遞資訊的功能,令社區報的受眾及覆蓋範圍更為細小。加上社區報的出發點通常以帶出特定議題為主,著重議題傳遞及街坊反應,與日本地區刊物的形式已很不同。他特別欣賞一本名為《土瓜食記》的地區刊物,「它連結了很多土瓜灣區的小店餐廳,分享他們的食譜及背後的生活故事,設計亦相當精美」。

_DSC0236

社區事,大家事

最近展覽已移師在灣仔香港故事館舉行,負責策劃展覽的的Bouie,同為《石水渠報》的其中一位編輯。她表示,社區報是由街坊於兩年前自發發起,每2至3個月一期,由義工負責編採,起初只是訪問附近小店,後來才漸漸留意到灣仔的社區重建問題,「大家都是邊學邊做。」Bouie曾經收到義工「投訴」,指文章太多字,很難吸引到人看,但負責寫作的義工則總是想寫得詳盡一點。面對不同聲音,不斷磨合、尋找共識已是社區營造的必修課。

現時《石水渠報》仍會堅持每期訪問1至2間區內小店,目的都是想令社區報成為大家的事,「參與不只是閱讀一份報紙,編輯的人、被訪問的人、派發的人,也會覺得這件事與自己有關。」Bouie認為,社區報雖然在資訊傳遞上不及日報快,但在變化急速的灣仔區而言,社區報的存在卻如同一個社區紀錄庫,記載住不同的大城小事。她指,除了社區報之外,亦會不時擺街站,直接將第一手資訊傳開。在今次展覽上,更展出了多塊逐一手繪的街站物資,希望令參觀者更了解《石水渠報》的特色。

_DSC0210

在大時代重拾對社區的好奇

身處紙媒沒落的世代,受眾更狹小的社區報還可以走得遠嗎?自言「包拗頸」的王天仁卻反其道而行,認為社區報有很大的可塑性,「當有很多人說那東西死定了的時候,我會很好奇與懷疑。」他認為,現時手機資訊充斥於生活,令人對社會生活近乎麻木,實體的紙本文案反而令人更好奇及有滿足感,「物極必反,當超過了平衡點,人自然就會追求另一種東西了。」他認為社區報也好,街站也好都是一種載體,其核心是在於人與人的接觸,令人重拾對社區的觀察及好奇,「其實大家都知一些政策問題,但有時問題大得令人想逃避,失卻興趣了解」。他認為,香港的社區報可從苦與甜之間重新包裝,「如果有一份社區報跟我說我屋苑的『鹹水常缺之謎』,我立刻會翻開看看先吧。如果下期的《石水渠報》附送一張抄牌時間表,又可行嗎?」,「我們不是談明天、明年的事,我們是談下一小時、下一秒的事。」

_DSC0245

_DSC0248

_DSC0242

「人地刊物﹒我地刊物」第三回展覽現於香港故事館舉行中,展覽日期為即日起至2019年1月8日,早上10時至晚上6時,逢周三休展。

記者:周頌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