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青山龍窯旁擬建屋 關注組倡活化成陶藝社區中心

青山龍窯旁擬建屋  關注組倡活化成陶藝社區中心

(獨媒特約報導)規劃署早前提出改劃屯門顯發里以南的5幅「綠化地帶」及「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興建公屋,提供1,020個單位,選址鄰近建於1940年、三級歷史建築的青山龍窯。香港龍窯關注組建議當局應保育龍窯,和鄰近的園林結合,並活化前培愛學校作陶藝社區中心。

青山龍窯在1940年按照廣東石灣的傳統建造,並沿山坡而建,外形貌似龍狀。龍窯在1982年已停產,古物古蹟辦事處首任執行秘書白德博士當時曾建議興建「living museum」,認為龍窯在香港十分獨特。龍窯在2014年9月獲古諮會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是香港現存唯一完整龍窯。

IMG_9977

關注組副主席楊雪盈指出,龍窯是被遺忘的歷史建築,但對香港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卻有深遠影響。她提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希望鼓勵創意產業,強調陶瓷不但是藝術品,更是日常用品。她認為如果能活化成陶藝社區中心,絕對可以鞏固香港的亞洲創意中心的地位;並成為藝術教育的場地,讓廣大市民從中接觸傳統中國文化。

規劃署今次提出將屯門第39區即恒順園以北的一幅土地由「住宅(甲類)22」及「政府、機構或社區」改劃為「住宅(甲類)26」。關注組質疑,興建41層高的住宅大廈會阻擋空氣流通,並憂慮在建屋過程中會影響龍窯的結構。楊雪盈強調,前培愛學校的校舍四年前才停用,應考慮翻新重用,「要用千八萬去拆,非常不明智吧」。

IMG_9995

多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都支持倡議,工黨屯門區議員譚駿賢提到,屯門區內有5幅地劃作興趣資助房屋,其中一幅正是39區,指當局初時將柔莊之家拆缷並一并建屋。他透露,發展局官員一直欲在柔莊之家原址附近興建社區中心,更考慮將院友遷入社區中心。他表明贊成關注組的倡議,支持將陶藝教育融入社區中心,「除咗起樓,希望政府都可以將啲地用得更有價值。」

IMG_0001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則促請當局「刀下留窯」,指去年的財政預算案預留10億元活化空置校舍,今次正好能大派用場。他形容,龍窯是十分珍貴及難得,日本和台灣都有不少旅遊結合陶瓷的地方。鄺俊宇批評,今次的建屋計劃是見縫插針,認為如果能建成陶藝社區中心會是賞心樂事。

IMG_0008

新界西立法會議員朱凱廸提到,區內已有多個發展計劃如洪水橋、元朗南和錦田南,斥政府不斷強搶綠化地,而區內將新增多達40萬作人口。他質疑,當局已為新界西帶來不合比例的壓力,如交通負苛和醫療設施不足問題;但那邊廂的港島人口卻下降,「居民覺得有辱無榮」。朱凱廸呼籲政府不應再無視這些寶貴古蹟,應相互作結合和成為豐富社區的元素。

IMG_9989

關注組主席羅士廉表示,龍窯歷來孕育和滋潤了本地的陶瓷業,指今次的倡議能把陶藝創意及保育融入社區服務,從而將龍窯的歷史和現時的社會連結。關注組又透露,曾和智障人士宿舍柔莊之家負責人會面,對方亦對他們以陶瓷作媒介連繫院友,表示有興趣。關注組星期三將到城規會進行申述,希望當局能接納陶藝社區中心的計劃。

此外,關注組在今年3月曾到古諮會遞交信件,要求就龍窯重新評級,楊雪盈表示,希望不止提升評級,更可以列入發展局的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第六期目前係未有任何建築入圍。好多屯門居民三十年嚟都未見過龍窯真身,今次就係好機會保育同活化。」

photo_2018-08-06_12-14-29
(香港龍窰關注組圖片)

記者:麥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