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街坊投稿】叁柒二十一:80歲的文具店

【街坊投稿】叁柒二十一:80歲的文具店

文:叁柒二十一(嗚謝投稿)

14號巴士離開重建後的觀塘。我望著車外一幢幢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不斷向後退,隨著車流慢慢邁入矮小的唐樓區,然後駛到油麻地的橫街窄巷。一下車,我就被珠寶店、連鎖藥房及化妝品店圍住,向前行不時會看到充滿八、九十年代格局的面包店、報攤、裙褂舖等。毫無目的地走在上海街,貫穿佐敦、油麻地及旺角的一條老街,地舖的招牌一個疊一個,要越過一個才會看到下一個,突然想到要買信紙,就被一個白底的招牌吸引住:「興華文具行」。上面的店名及介紹採用傳統中文寫法,由右至左。

一進入門口,右邊是木造的櫃檯,有位「兼職」員工坐在櫃檯後看檔,為一位男士介紹著原子筆。他的背後是木櫃,內有中國的傳統文儀用品,一枝枝的狼毫及羊毫毛筆插在筆筒內。沿著綠白地磚行入店內,架上放著紙品、賀卡,跟平時文具店整齊不一的排法相比,顯得亂中有序。

在店員招呼完客人,我終於有機會問:「呢度開咗幾耐?」

店員用右手指一指櫃上的金漆招牌說:「你睇睇個年份」。

我們隔著櫃檯,一問一答。

原來這間不起眼的文具行有八十年歷史。追溯到店舖的發展,在生意最為蓬勃時,他們更有營運書店,名叫「興記」,連同已結業的書店應有過百年歷史,現在只有一間售賣文具及紙品的文具行。可惜老闆不在店內,無法細問興記的故事,但櫃檯上卻有其自製的三層手轉筆架,用來擺放各類型的原子筆、螢光筆、啫喱筆等。問到生意人流,他直言行業發展不算好,但文具行的人流近幾年算多。我站在櫃檯前閒聊,期間有兩名皮膚黝黑的南亞裔人士進來買筆。

店員說:「附近好多係南亞裔居民,尼泊爾居多。你知道尼泊爾喺邊嗎?」然後他推一推眼鏡,隨手拎起紙筆畫起印度的位置,講起附近有喜瑪拉雅山,有意征珠峰的人會經過尼泊爾……

或許只有幾十歲的老字號才可以這樣隨心所欲地閒聊,以樸實的經營手法為街坊服務,但他們在租金高企、連鎖商店林立、社會發展的夾擊下,正面對後繼無人、逐漸息微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