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電影!加油!win back Hong Kong」── 《點五步》影評

「香港電影!加油!win back Hong Kong」── 《點五步》影評

不知那時開始,我肯付錢到戲院看香港電影。過去,香港電影還是繁盛的時代,倒還是一毛不扙。可能是物以罕為貴,但我看到的是現在的香港電影,雖然投資更加少,市場更加窄,但拍攝上、演員上,甚至宣傳上都更加認真、更加努力地,想把蔗渣價錢煮出燒鵝味道。

《點五步》又是一套肯值得,那怕是雙倍價錢入場的香港電影。被我吸引的是,棒球這個冷門的題材,棒球電影在電影上也不算陌生,《KANO》是另一俵俵者。但棒球在香港?而且是真人真事,這就不是一件有聽聞的事。

劇本的選材,已經看到劇組的用心,是很認真很認真想打造一套只屬於香港的電影。一開場已奏起「新紮師兄」的主題曲,這個我想這套電影賣埠也很難成功了。但若是香港人,聽起來就很有共鳴,絕對是一齣少年勵志電影。

63萬,一個在八十年代初,足夠買到「第一城」單位的數字,居然用來搞一隊棒球隊。就算放在這個時空,也是頗不可思議。但就是發生過,而且燒鵝真的鍊成了。整套戲雖然講棒球,但他們其實是講自己,《點五步》的寫照。

二百萬要拍一套電影?如今,是半個「第一城」也不到的價錢,卻是《點五步》拍攝的總花費。人家拍《賭城風雲3》係十億呀!一套電影小說也要幾十人,拍半年,二百萬連工資也不夠吧。它就是拍完了,而且不是甩皮甩骨,而是有板有眼。還不及《那一天我們會飛》,但絕對好過《賭城風雲3》

戲末,又是一些歷史照片和片段。原來片頭那位貌似曾蔭權的官員,真的是曾蔭權。原來城門河那條沙燕橋就是這個故事. 原來,香港人係贏過世界少棒賽的!香港人的情懷喲,沒有他們的記錄,可能廿年後,就沒人知,沙燕,它就是香港人的故事。

坦白說,劇本是蠻老土,讀白也蠻多。但你不能不佩服他們的誠意,連戲名《點五步》也是源於香港粗口,就能看出拍攝香港電影的誠心。

字幕出了,你不會捨得離開。到完了,突然後場有人大喊「沙燕!西!」(那球隊的名稱),以為是那個瘋漢或戲痴,原來是整套戲組出來致謝及分享感想。你會不感動嗎?他們的努力,不是為金錢,不是為名氣,而是為理想,理想就是要拍一套出色的香港電影,一套真的只有香港人會明白,與及同香港人一起互動的電影。

這就是香港電影了。不,這就是香港。蔗渣價錢煮出燒鵝味道,這已經足夠我們每一位香港人去支持的理由。在香港,只要你肯努力,雖然你不會贏了世界,但你必能贏來每位香港人的尊敬,Sal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