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醫委會改革】業界不滿政府改革假民主 實加強控制

(獨媒特約報導)醫委會多年來被指處理醫療投訴程序過慢,對海外醫生來港執業亦有太多限制,政府今年2月提出《2016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以改革醫委會,上周於立法會恢復二讀。草案受到建制派及部分泛民議員歡迎,但遭到醫學界大力反對,質疑新增委員增加特首委任的比例,又指草案通過後政府將大量輸入內地醫生。病人團體要求盡快通過修例,落實改革醫委會。

業界斥政府方案「假選舉」

政府提出的方案,將現時28名委員增加至32名,特首委任委員及業內選舉產生委員各由14人增至16人,維持比例1:1不變,而委任委員中的業外人士由4名增至8名。然而,新增的2席選舉產生委員,為香港醫學專科醫院代表,原本屬委任委員,現改由醫專內部選舉產生,然後由特首委任。此修訂遭到業界反對,質疑該形同小圈子選舉,使政府能進一步控制醫委會。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則提出「6+6」方案,在增加6名業外人士同時,增加6名直選產生的醫生代表,認為既可增加公眾參與度,選可保障業界自主權利。

杏林覺醒發言人黃任匡批評,醫專兩席改為選舉產生委員是「假選舉」,因政府建議由醫專20幾位董事代表選出,「比特首選舉更小圈子,玩數字遊戲、掩眼法欺騙港人」。他又稱,醫專是學術代表,在醫委會內有獨特職能,「唔應該搞嗰兩席」。

黃任匡又指,政府草案新增的4名業外委任委員,其中3名來自病人組織,但病人組織的定義空泛,「未必是為病人利益,可能是政府的棋子」,「例如何君堯或者李偲嫣病咗,搞個病人組織,特首話委任佢哋就委任。」

黃任匡:沒有歧視內地醫生

醫生團體一直指草案便利海外醫生以豁免考本地執業試的「有限度註冊」來港行醫,會破壞現時的醫生專業資格考試制度,為輸入內地醫生鋪路,影響醫療水平。

黃任匡澄清業界沒有歧視任何一地的醫生,現時很多醫院都有內地醫生,但他們通過執業試,跟香港醫學生同一水平,具有醫德,「真係要講歧視,係歧視水準唔夠、危害病人的醫生。」

黃任匡稱,業界堅持不能降低專業水準和門檻,來自內地的考生合格率偏低,僅得16%,而來自英美的考生則有50%,「降低門檻,得益係邊班人就顯而易見。」黃任匡再三強調沒有歧視內地醫生,只是大部分考試不合格的都是來自內地。

記者:林曉慧、羅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