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古郵筒,郵政署的態度一直都好正面。翻翻香港郵政在2001年出版的《香港郵筒掌故》,指「郵筒的演變,正是郵政歷史的重要見證」,這些「街頭文物」「一直默默佇立街頭,無懼風雨、不論陰晴,見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2010年,香港郵政更與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研究如何保留九個於殖民地時期鑄造的郵筒。何以今時今日180度大變身,搬出「不合時宜」、「容易混淆」的理由,硬生把郵筒的皇室徽號永遠封印,在香港社會消失?
香港英治時期在本地街頭有不少由英國製造以生鐵鑄成(cast-iron)的紅色圓柱型郵筒。這些郵筒到八十年代漸漸被本地製的鋼材或玻璃纖維所取代;回歸以後,紅色的郵筒被改成今日大家見到的綠色郵筒。
香港殖民時期經過六位英皇,除了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因在位時間太短而郵筒未有運港以外,其餘帶有該皇室徽號(Royal Cypher)的郵筒皆曾在該服務市民,有些甚至服役至今。香港現時大約有1480個郵筒,但使用中而又有君主標記的郵筒只有59個,已較九七年減少六成,當中七個為喬治/佐治五世郵筒,兩個為喬治/佐治六世郵筒,五十個為伊利沙伯二世時期郵筒。
伊利沙伯二世時期的五十個郵筒,可粗分為粗圓柱型、幼圓柱型和嵌牆型三種。但嵌牆型又有多種類型,很多只剩下一至兩個仍在使用中,因此雖然年代不遠,這些有君主標記的郵筒,都有保留價值。郵筒是「活的文物」和「街頭文物」,最佳的保育方式是以完整面貌,讓他們在地繼續服務市民。所謂的「最佳面貌」,就是回復以往的紅黑色設計,再加上傳意牌介紹該郵筒的歷史。這些郵筒年代久遠,最終有退役的一日,但即使這些郵筒日後不能再使用,也不應移除,而應在原有郵筒旁或附近加裝新郵筒,好讓公眾了解這些歷史。
還記得嗎?伊利沙伯二世剛在上月成為英國在位時間最長君主,適逢其會,為方便大家尋找現役的英屬時期舊郵筒,長春社編製了「香港英屬時期郵筒地圖」,並舉辦「野生舊郵筒大集郵」活動,參加者只要把五張不同的現役英屬郵筒照片上傳至「香港舊郵筒」專頁,就便有機會得到伊利沙伯二世圓柱型郵筒型錢箱一個,數量有限,送完即止。一起去認識這些「街頭文物」,也一起去監察古郵筒的保育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