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街市更新系列】街市不及街道 安置「初衷」過時

【街市更新系列】街市不及街道 安置「初衷」過時

(獨媒特約報導)現時不少食環署街市,當年興建的「初衷」均為取締街頭露天無牌街市及小販,這個管理者一廂情願的目標根本難以實行。改善街市營運狀況的顧問選取六個選點,其中上系列談到的榮芳街街市,以及本文中的油麻地街市及雙鳳街街市,本意均為取締無牌小販,街市本身僅為「高級臨時市場」,欠缺長遠計劃下自然難以成功,街市功能變身為支援街道的貨倉,記者到油麻地街市視察,街市二樓全層無任何店舖營業,有商戶直指該層全是街道店舖的貨倉。

顧問報告花大錢研究街市,卻並無針對公眾街市最大的問題:大部份街市設立的目的,均一廂情願或半強制性將小販及露天市場遷入街市。報告第9段僅輕輕帶過,指「當局昔日興建大部分公眾街市時,首要處理的是盡量把街頭小販遷入街市;此舉亦影響到今天我們看到的公眾街市的設計和布局。」然詳文並無再深入檢討及研究。

油麻地街市:不敵街道 街市成貨倉

59年歷史的油麻地街市,屬區內第三個公眾街市,油麻地第一個街市位於上海街,第二個位於街市街。當年的街市是露天搭棚木頂式的,當年政府為「安置」露天街市的小販,因而興建油麻地街市,現有小販不少由街市街街市遷入。

街市情況
街市外的店 (4)
圖:街市人流極少,街坊多選取附近的街道市集

油麻地的街坊,均會選取在街道市集購物,然顧問報告並無檢視這個問題,僅將問題視為「樓梯問題」,建議油麻地街市加裝升降機,取代現時唯一的樓梯供行人前往上層,並將上層空置空間改售賣肉類和乾貨。同時以食物文化作為街市主題,邀請社會各界提交在該處營運有關食物文化的行業的報告書,例如餐廳、室內種、售賣手作和農產品。

上層變貨倉 (3)
上層變貨倉
圖:街市二樓全層均為貨倉,變相支援街道市集

二樓全層出租作貨倉

報告中指出街市出租率為94%,底層空置檔口為5個,一樓空置檔口為3個,記者現場視察,現時空置檔位為6個,但無營業的店舖高達55個,其中兩樓所有店舖更是全部關門。魚店店主阮先生指街市上層的貨物全屬於街市外的小販。

魚店店主阮先生
圖:魚店店主阮先生

菜店店主鄭先生便指,街道競爭力強,新填地街有售賣肉類、水果同蔬菜等貨品的有露天市場,歷史較長、貨品種類較多,人流及競爭力也比油麻地街市強。

菜店店主鄭先生 (2)
圖:菜店店主鄭先生

唯一的樓梯
圖:顧問報告稱要加裝升降機連接街市上下層,取代現時唯一的樓梯

牛池灣街市:不及街市外市場

位於坪石的牛池灣街市,同樣面對街道的強勁競爭。牛池灣街市附近有一私人用地,該土地被出租作街市用途,已在外面市場擺攤兩年多的賣褲小販余先生指出:「雖然這裡租比街市貴,但這裡啲野平,多人流,賣的是量,所以生意好,承擔到啲租,反觀街市啲野貴,冇人行」。顧問建議與附近的購物環境附近重新連接、加強街市的通風系統,以及把街市的外牆改裝。年資有26年的蔬菜店店長蔡太指「整外牆等都冇用,政府要優化就要裝冷氣,開風扇只會把蔬菜會吹乾。」牛池灣街市同樣有其他街市檔位租出但不營業的問題,記者視察當日,一樓有多達40多間店舖沒有營業或已過營業時間。

蔬菜店店長 (1)
街市內的人流少 (1)
圖:蔬菜店店長蔡太

對於街市面對強勁競爭,黃大仙區區議員蘇錫堅指牛池灣村外的市場屬於十三鄉村民的,村民把土地租出,形成現在的墟市,貨品價格較街市便宜而且選擇多,吸引了來自富山邨、彩雲邨及西貢清水灣的人流。蘇錫堅認為政府可作長遠配套,例如研究街市與外面的墟市合作等。

上層大量鋪位沒營業
圖:牛池灣街市上層大量舖位沒營業

外面人流比街市多
圖:街市外的市集更具活力

雙鳳街街市:皆由社區老化?

另一個設立背景同為取締露天街市的雙鳳街街市,報告亦無談到街外市場的競爭,僅提及需要改善街市的形象,並提議修改街市的外牆的顏色及安裝檔風玻璃,以增加街市的吸引力。對此建議,有不願透露姓名的肉店店主指 「黃大仙舊區以老人家多,唔會食得咁多野,所以會買少d,唔同新區咁多年輕人,政府冇野可以搞,最重要價格,收平d租仲好。」指街市外觀反屬其次,亦認為街市尚算新淨,無須裝修。

黃大仙區議員蘇錫堅亦指,改建外牆不能解決人流少的問題,認為街市內賣肉的店鋪可以組合成規模較大的商店。街市面對更主要的問題,是街市外的鳳德道有售賣蔬菜及水果的地鋪,亦會選擇到規模更多的大成街街市。

鳳德道售賣蔬菜及水果的地鋪(1)
上層空置鋪位(2)
圖:雙鳳街一帶同樣是「旺街道、冷街市」

記者:黃杏美、古樂兒
編輯:黃俊邦

【街市更新系列】
食環署管理街市不力 無理驅趕記者
街市重覆建設 自己打自己
街市不及街道 安置「初衷」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