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工會組織者對這套電影,一定感同身受,充滿共鳴感。
故事講述一班於大型超市任職收銀員或清潔員的零散工「師奶」,突然因公司引入外判制而遭無理解僱。她們繼而成立工會,部署策略進行抗爭。罷工、佔領、宣傳街站、談判樣樣做齊,長時間的堅持抗爭雖然只帶來輕微勝利,但在重重困難下對抗爭仍抱有希望,充分表現出工人的尊嚴及力量。
雖然電影開宗明義,已經透露各個角色被戲劇化,但故事「真實得可怕」,工人憤怒無奈的氣氛、管理層視工人如即食麵的「人性」、姊妹間分享辛酸故事時的苦笑、加上家庭成員對工人出來抗爭的不理解,就是這樣活生生地呈現在我們面前。電影沒有一個多餘鏡頭,節奏明快,電影開始後不久,已經立即讓觀眾進入思考勞工問題,開始感受到一班女工的鬥志,開始聽到她們的怒吼。
作為一名自主工會組織者,當然十分高興,世界上有片商願意投放資源,去訴說工人辛酸;但同時也令我思考三個問題,巧合地也與「不團結」有關。
還記得一班女工是從管理層發放給她們的電話短訊,才得悉全部人已經被無理解僱。後來,卻只有部份人收到訊息,指公司接納部份女工復職。這種間接的分化手段,其實在香港情況常見,僱主不願意面對面接觸「群眾」;自行想辦法解決,自己挑選「聽話」的工友。這裡說中了工會組織的一大挑戰,如何做到孫子兵法中的「上下同欲者勝」,連結工友的利益與命運,共同進退,就是破解分化手段的最有效方法。所以,一般人經常提「團結就是力量」,知易行難,如何展視真正的「團結」,就是工會存在世上的重要性。
另外,工人背負著家庭壓力,所以努力去賺錢養家,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但去到罷工,一連幾十日的抗爭,雖然漂亮地說「先苦後甜」,今日痛苦換來明日幸福的理想狀態;不過手停口停,現實地小朋友日日吃即食麵、電力中斷,這種情況或許真的只有罷工工人自己最清楚。她們堅持抗爭的理由,或者相反退出罷工的理由,都可以同樣是「為了家人」。原來當我們思考「工人為何要出來抗爭」,不能單一從工人權益、她們往後命運出發、片面地處理問題。工人背後的家庭因素,無論家人是否支持,都絕對是影響一場工業行動的關鍵要素。
女主角的兒子,後來因自己的「經歷」,反過來支持母親,說了「你是為我們而抗爭」,筆者非常感動,但又無限感慨。感動不是在於母子重聚、「浪子回頭」,而是最終他看到母親的舉動而充權,知道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種充權過程,相較他最終能拿回欠薪,寶貴得多。另一方面,無限感慨在於,為何只有在工人遇到老闆欺負、被玩、甚至即將「保唔住份工」的情況下才得已覺醒。我們懂得為自己及家人將來可能有的,但未發生的意外、危疾,走去買保險,積穀防飢;但很少人會認為加入工會也是一種「積穀防飢」。若發生事情,就去勞工處吧。但觀眾看完電影後,應該會很清楚明白,勞工法例充滿漏洞;最後能保障工人權益,除了工會,就是工人出來抗爭的力量。
我推介這部電影予香港所有勞動階層,看了她們的故事,就是看了自己的故事。而故事言猶在耳,怒火近在眼前。
職工盟25週年呈獻:《逆權師奶》電影放映暨研討會
《逆權師奶》2014年韓國本土開畫NO.1, 罕有為弱勢勞工發聲的電影。
講述2007年E-land 近千名零散女工突然被遣散,她們團結起來罷工的故事。即使被警方鎮壓、黑社會襲擊仍堅持罷工一年,並最終取得復職。
日期:2015年6月19日(星期五)
時間:晚上7時30分
地點: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理工大學正門入口樓梯旁)
工盟屬會會員價:$40 (不設劃位,準時開場)
嘉賓:$150
映後研討會:嘉賓講者區龍宇先生(資深工運研究者,《為何我們需要工會》一書翻譯者)。
查詢:2770 8668 林英卿(烏英) 吳智健(Alan)
預告片: https://youtu.be/GkI-FSYjvW4
影外資料:2008年她們約10名代表來香港阻止母公司上市,職工盟支援他們在港交所外露宿絕食抗議。